[实用新型]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回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9801.2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楚辉;李拥军;师海峰;林嘉鹏;林佳佳;林佳敏;林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 代理人: | 孙树棠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旋 压缩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压缩腔内的电机、曲轴、轴承组件、副轴承、动涡旋、静涡旋,动涡旋设有背压孔,压缩腔通过背压孔连通背压腔,曲轴内设有曲轴通道,曲轴通道连通背压腔,首先压缩腔中冷冻油经背压孔到达背压腔,当背压腔中油累积到一定量后通过曲轴通道到达曲轴前端的回油孔结构,最后通过回油孔结构回到背压腔,重复循环可有效对各零件润滑,相对于现有技术装配更简单不会出现弹簧卡死现象,而且结构合理压缩机可靠性得到提高,另外,动涡旋浮动背压力通过背压孔从压缩腔引入,当运行工况变化时,背压力随之发生变化,保持动涡旋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具有合理背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关系着压缩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现有车用压缩机一般采用动涡旋浮动技术其结构如图1、2、3所示,压缩机主要由机壳1和安装在机壳1压缩腔内的电机2、曲轴3、轴承组件4、副轴承5、动涡旋6、静涡旋7组成,静涡旋7设有供油通道,首先进入压缩机内部的油气混合物经压缩排到顶盖与静涡旋7之间的排气缓冲腔会进行油气分离,气体直接排出顶盖,而冷冻油会通过静涡旋7的供油通道引入动涡旋6背部(即引入背压腔8),提供动涡旋6浮动力同时对轴承部件进行润滑,后经回油通道9回到吸气侧(冷冻油方向如图2中箭头虚线所示),回油通道9开设在静涡旋7侧壁,回油通道9连通吸气侧,回油通道9中装有弹簧10、钢球11、堵头12,以保证背压腔足够的油压维持动涡旋6浮动的贴合力,弹簧10的位移量与背压力形成正比,当背压腔8中冷冻油集聚一定量背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钢球11上移弹簧压缩,冷冻油回到吸气侧。
上述回油结构的缺陷在于:一是背压腔的压力不容易管控,因为弹簧的个体差异比较大,而且弹簧、钢球、堵头还有进涡旋回油孔多个尺寸链叠加,造成同批次压缩机实际的弹簧控制压力差异较大,装配一致性不容易管控;二是弹簧回油孔弹簧容易卡死,造成压缩机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涡旋压缩机的回油结构所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具有加工方便、提高压缩机工作可靠性、合理背压力等优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压缩腔内的电机、曲轴、轴承组件、副轴承、动涡旋、静涡旋,曲轴前端套装于副轴承而后端套装于轴承组件,曲轴中部安装于电机,轴承组件侧方依次安装动涡旋、静涡旋,动涡旋与轴承组件之间形成背压腔,所述动涡旋设有背压孔,压缩腔通过背压孔连通背压腔,曲轴内设有曲轴通道,曲轴通道连通背压腔,曲轴前端设有回油孔结构,曲轴通道通过回油孔结构连通背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油孔结构包括间隙堵头和侧回油孔,间隙堵头安装在曲轴前端,间隙堵头内端直径小于曲轴通道内径形成间隙通道,侧回油孔设有于曲轴侧面,侧回油孔连通间隙通道,侧回油孔出口对着副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间隙通道宽度小于0.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油孔结构包括过盈堵头,过盈堵头安装在曲轴前端,过盈堵头内设有中心回油孔,中心回油孔连通曲轴通道,中心回油孔出口对着副轴承后方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心回油孔孔径小于0.5mm。
有益效果:首先压缩腔中冷冻油经背压孔到达背压腔,当背压腔中油累积到一定量后通过曲轴通道到达曲轴前端的回油孔结构,最后通过回油孔结构回到背压腔,重复循环可有效对各零件润滑,相对于现有技术装配更简单不会出现弹簧卡死现象,而且结构合理压缩机可靠性得到提高,另外,动涡旋浮动背压力通过背压孔从压缩腔引入,当运行工况变化时,背压力随之发生变化,保持动涡旋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具有合理背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轴承组件、动涡旋、静涡旋相配合时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9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动力柜
- 下一篇:一种基于建筑废料破碎装置用收集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