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对角梁式三向宽频压电振动俘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8110.0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贾世盛;刘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角 梁式三 宽频 压电 振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对角梁式三向宽频压电振动俘能装置,包括基座和俘能机构,俘能机构设置于基座的顶部,基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俘能机构包括横板、竖板、压电梁、质量块、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横板固定连接于基座的顶部,竖板固定连接于横板一段的顶部,横板顶部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垫块,第一磁块固定连接于竖板一侧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板、垫块、螺栓、竖板、质量块、压电片、第一磁块、压电梁和第二磁块的配合,实现了装置双稳态特性,拓宽了采集频带,实现了不同频率的振动下均有较大而平稳的输出功率,实现了对环境中三向振动能量的收集,可以对X、Y、Z轴三个方向上的振动都能实现能量收集,从而极大的提升了能量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电俘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对角梁式三向宽频压电振动俘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和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寻求可再生、可持续的绿色能源成为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从环境中俘获能量的装置称之为压电俘能器,与静电式、电磁式将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相比,压电俘能器具有俘能效率高、能量密度大、工作可靠、适应性强、无污染、成本低等突出优点,从环境振动或噪声中提取能量的性能最好,成为从环境机械能获取电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压电俘能的研究已逐步出现在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一些企业的教学与生产研究中,现有的俘能装置和俘能结构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振动俘能装置结构复杂,而且在进行振动俘能时,现有的俘能装置多是针单向振动的能量进行俘能,但是现实情况中,会存在许多的三向振动环境,导致现有的振动俘能器不能高效采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同时现有的振动俘能装置仍然是单稳态状态,导致装置的采集频带较窄,造成从固有频率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中俘能效率较低,所以现需要一种振动俘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对角梁式三向宽频压电振动俘能装置,其具备良好的振动敏感性,通过磁斥力和质量块重力相互耦合作用,使装置具有良好的两自由度双稳态收集性能,从而产生了较宽的能量采集频带,能够实现对环境中三向振动能量的高效收集,同时由于斜对角结构的不稳定性,增加了装置对低幅响应的能力,加大了对微振能量的利用,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解决了现有的振动俘能器结构在单稳态方面,能量收集频带较窄,同时现有振动俘能装置不能实现对三向振动进行能量收集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对角梁式三向宽频压电振动俘能装置,包括基座和俘能机构,所述俘能机构设置于基座的顶部,所述基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俘能机构包括横板、竖板、压电梁、质量块、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所述横板固定连接于基座的顶部,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于横板一段的顶部,所述横板顶部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垫块,所述第一磁块固定连接于竖板一侧的顶部,所述压电梁包括底梁、中梁和顶梁,所述第二磁块固定连接于顶梁的一侧,所述中梁中间位置的顶部和底部固定粘贴有质量块,所述中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导电胶粘贴有压电片,所述底梁的顶部通过螺纹孔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贯穿底梁、垫块和横板且表面套设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基座采用十字形结构,所述基座顶部、横板的顶部和竖板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减轻质量和对准安装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俘能机构设置有四组,且两两之间呈90度夹角固定于基座的顶部,所述竖板和横板相互垂直,四组竖板两两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压电梁通过一块85x20x0.3mm的铜片弯曲制成,顶梁尺寸为:15x20x0.3mm,中梁尺寸为:55x20x0.3mm,底梁尺寸为:15x20x0.3mm,所述顶梁与中梁、底梁与中梁之间均呈135度的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8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色因同精油复配使用的化妆品
- 下一篇:氧化尾气碳纤维吸附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