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挡位调节限流水管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64850.7 | 申请日: | 2020-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浚哲;马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浚哲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1/52;F16K31/11;F16K31/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式挡位 调节 限流 水管 | ||
一种非接触式挡位调节限流水管阀,属于水管阀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管体,水管管体的两端端口内壁上均设置固定螺纹;水管管体中段的内壁上设置限流阀孔;限流阀孔内套装限流装置;限流阀孔一侧的水管管体内壁上设置滑移轨道;限流装置上设置支撑臂,支撑臂上设置滑移环;滑移环上设置滑移槽;滑移槽和滑移轨道相互卡装;滑移环内套装内磁环;水管管体外套装控制环;水管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控环滑槽;控制环卡装在控环滑槽内;控制环沿控环滑槽滑动;控制环内套装外磁环;外磁环和内磁环相互磁吸对应设置。产品结构设计结构简单,各部分配合度高,适用范围广,同时结构和开关形式设计新颖,带给使用者全新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管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挡位调节限流水管阀。
背景技术
水管开关阀体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发达,给自然环境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其中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日渐匮乏。为了尽可能改善这一状况,国家一直提倡水资源的节约,防止浪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水管阀体产品,多数采用简单的手柄式开关方式,一开到底,此种开关方式虽然极大程度方便了使用者,但是由于多数普通人及儿童对水资源的节约仍不够重视,使用传统开关方式的水管阀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难题,发明人设计了一款带有挡位调节装置的限流水管阀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挡位调节限流水管阀,采用挡位调节带动内部限流开关装置的结构形式,实现水管阀体对其内流体流量的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挡位调节限流水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管体,水管管体的两端端口内壁上均设置固定螺纹;水管管体中段的内壁上设置限流阀孔;限流阀孔内套装限流装置;限流阀孔一侧的水管管体内壁上设置滑移轨道;限流装置上设置支撑臂,支撑臂上设置滑移环;滑移环上设置滑移槽;滑移槽和滑移轨道相互卡装;滑移环内套装内磁环;水管管体外套装控制环;水管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控环滑槽;控制环卡装在控环滑槽内;控制环沿控环滑槽滑动;控制环内套装外磁环;外磁环和内磁环相互对应设置。
优选的,限流装置包括连接臂、第一限流柱、第二限流柱和第三限流柱;第一限流柱、第二限流柱和第三限流柱均为圆柱体;第一限流柱、第二限流柱和第三限流柱同轴设置在水管管体内;第二限流柱的一端设置第一限流柱,第二限流柱的另一端设置第三限流柱;连接臂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限流柱的端面圆心位置,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臂的中心点。
优选的,第一限流柱、第二限流柱和第三限流柱的直径比为1:0.7:0.4。
优选的,还包括挡位支撑杆,挡位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控制环上,挡位支撑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挡位凸块;水管管体外壁上设置三个挡位凹槽;挡位凸块与挡位凹槽相互卡装。
优选的,限流阀孔朝向滑移环的一侧设置密封母环;滑移环朝向限流阀孔的一侧设置密封子环,滑移环背向限流阀孔的一侧设置阀体压力控制装置;密封母环上设置母环凹槽;密封子环上设置子环凸条;子环凸条与母环凹槽能够对应卡装。
优选的,密封母环和密封子环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控制环的外壁上设置握持槽。
优选的,阀体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控制外环、压力控制内环、顶簧和橡胶套,水管管体的内壁上设置压力内调接槽,水管管体的外壁上压力外调节槽;压力内调节槽和压力外调节槽的两端均设置挡块;压力内调节槽内设置管壁内螺纹,压力外调节槽内设置管壁外螺纹;压力外调节槽外套装压力控制外环;压力内调节槽内套装压力控制内环;压力控制外环的内壁上设置控制环内螺纹;压力控制内环的外壁上设置控制环外螺纹;控制环外螺纹和管壁内螺纹相互啮合;控制环内螺纹和管壁外螺纹相互啮合;压力控制外环和压力控制内环内分别设置控制环外磁块和控制环内磁块;控制环外磁块和控制环内磁块相互磁吸对应设置;顶簧的一端固定在压力控制内环上,顶簧的另一端连接滑移环;顶簧外套装橡胶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浚哲,未经马浚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48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冲滤筒式除尘罐
- 下一篇:一种金属舟及管式原子层沉积镀膜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