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内循环的低氮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55712.2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2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子安;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铂纳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26;F23D14/58;F23D14/46;F23D14/60;F23D14/70;F23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华启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9 | 代理人: | 李韶娟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循环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烟气内循环的低氮燃烧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内循环的低氮燃烧装置中,空气缩口及外燃气枪套管的独特设置,形成了烟气内循环通道,空气高速喷出及外燃气高速喷出,分别形成负压区,吸卷高温烟气回流,分别稀释空气和燃气,从而降低NOx的排放,可在不使用外部烟气再循环的情况下,将NOx降低至30mg/Nm3的低氮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燃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气内循环的低氮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国内燃烧设备的低氮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北京、天津等地区30mg/Nm3的低氮改造已基本进行完成过半,其他地区的低氮改造陆续进行中。
目前天然气锅炉30mg/Nm3的低氮改造,大多数都是采用更换“扩散式低氮燃烧器+烟气外循环”的低氮燃烧路线,扩散式低氮燃烧器中耦合了分级燃烧、浓淡燃烧、少量烟气内循环等低氮燃烧技术。
烟气外循环技术是通过烟循部件(烟循管道、烟气调节阀、烟混箱/再循环风机等)从锅炉尾部烟道处,抽取一定的烟气量,重新与新鲜空气混合后送入炉内参与燃烧。烟气外循环技术因其能降低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火焰温度及氧量,故可以大大降低了高热值气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量,但烟气外循环技术也存在冷凝水不好去除的问题、燃烧稳定性降低、需要烟循部件等问题。
烟气内循环是通过燃烧器的结构,实现炉内燃烧器区域处的高温烟气回流,低氧量的高温烟气参与燃烧,降低燃烧中的氧量,进而降低NOx的排放。目前业界内纷纷探索,如何进一步创新燃烧器的结构实现烟气内循环,仅通过烟气内循环达到30mg/Nm3,继而可完全不用烟气外循环,解决烟气外循环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内循环的低氮燃烧装置,降低易污染的氮氧化物(NOx)的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内循环的低氮燃烧装置,包括:
外喉口,内喉口,导流板,内空气管道,空气缩口和外燃气枪;
所述外喉口嵌套在所述内喉口上且所述内喉口突出所述外喉口设置;
所述空气缩口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喉口内壁,另一端朝向所述内喉口延伸并进入所述内喉口中;
所述内空气管道穿过所述空气缩口并且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喉口中;
所述导流板一端连接所述外喉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空气缩口;
所述外燃气枪穿过所述空气缩口和所述导流板设置,所述外燃气枪头部套设有外燃气枪套管。
可选的,所述外燃气枪呈“Z”字型,绕枪身的轴线可调节;所述外燃气枪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内喉口中设置有中心筒,所述内空气管道设置在所述中心筒和所述内喉口之间。
可选的,所述中心筒中设置有中心枪,在所述中心筒的前端和所述中心枪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稳焰器。
可选的,所述稳焰器中设置有旋流风通道和小孔冷却风通道,流经所述稳焰器的旋流风量不超过总风量的15%。
可选的,所述中心筒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多个旋流叶片。
可选的,还包括内燃气枪,设置在所述空气缩口和所述中心筒之间,燃气喷孔朝外。
可选的,所述空气缩口包括前端缩口段和后端小通道段,前端缩口段和外喉口的内侧相连,后端小通道段呈圆筒状,后端小通道段深入内喉口里一定距离。
可选的,还包括预混燃气枪,设置在空气缩口与中心筒之间,所述预混燃气枪的枪头设置在所述后端小通道段与所述中心筒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铂纳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铂纳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5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