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震平移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54571.2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9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游证凯;宋秉儒;张德远;许乃文;吴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G02B7/04;G03B30/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 地址: | 12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平移 模块 | ||
1.一种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承载座,用于承载光学镜头;
一框架,其中部设有对应承载座的容置腔;
一底座;
一第一链接组件,连接于承载座和框架之间,用于限制承载座沿第一轴向运动,承载座藉由第一链接组件悬置于框架内,所述第一链接组件由分布于承载座沿第一轴向前、后两侧的第一弹性体组件和第二弹性体组件组成;
一第二链接组件,连接于框架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之间,用于限制框架沿第二轴向及第三轴向运动,框架藉由第二链接组件悬置于底座上,所述第二链接组件与第一弹性体组件或第二弹性体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轴向及第三轴向分别与第一轴向垂直;
一驱动组件,用以产生驱动力使承载座和框架沿相应轴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磁铁、第一轴向驱动线圈和第二三轴向驱动线圈,所述第一轴向驱动线圈设于承载座外周,第二三轴向驱动线圈位于底座上表面,驱动磁铁的数量为多个,固定于框架朝向第一轴向驱动线圈侧,全部或部分驱动磁铁的端面与第二三轴向驱动线圈中内置的线圈相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接组件的第一弹性体组件和第二弹性体组件分别具有与承载座连结的内框部、与框架连结的外框部、连接于内框部和外框部之间的弦丝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接组件具有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间隔布置的第二平面、与第二平面间隔布置的第三平面、连接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第一弹性面、连接于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面,同一个第二链接组件的第一弹性面朝向第二轴向或第三轴向,第二弹性面朝向第三轴向或第二轴向,所述第一链接组件的第一弹性体组件或第二弹性体组件的外框部与框架连结形成连结点Ⅰ,同时第二链接组件的第一平面或第三平面与框架连结形成连结点Ⅱ,所述连结点Ⅰ和连结点Ⅱ重叠或接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接组件的第一弹性面及第二弹性面分别与第二平面存在一夹角且夹角近似或等于90°,所述第一弹性面与第二弹性面,彼此之间存在一夹角且夹角大于等于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接组件的第一弹性面与第二弹性面分别为呈蛇形排布的弦丝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同一第二链接组件中第一平面和第三平面之一与框架连结,而另一平面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连结形成连结点Ⅲ,所述第一链接组件和第二链接组件完成对驱动组件的电性转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对应连结点Ⅲ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或其周边部件设有电性链接区,第一链接组件与承载座上的线圈进行电性连接,第二链接组件通过电性链接区与底座对外金属电连接区域进行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链接区为连接的嵌入式金属端子,或为雷射照射成型的电性连结部,或为双料注塑成型的电性连结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接组件中形成连结点Ⅲ的第一平面或第三平面具有垂直于该平面的延伸体,所述延伸体将第一平面或第三平面的电讯号传递至与第一平面或第三平面存在一段差距离的平面上的电性链接区,以便于完成电讯号的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45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低压线路及模块载波信号综合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