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专用洞巾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5488.0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9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云;张勇;张文涛;刘巧;刘莉花;马妮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46/20 | 分类号: | A61B4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18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输液 植入 专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专用洞巾,包括洞巾本体、孔洞、遮光膜、左胶贴条、左隔离衬纸、右胶贴条、右隔离衬纸,其特征在于:洞巾本体是采用淋膜非织造布制成,孔洞位于洞巾本体的中央,遮光膜位于洞巾本体头侧,左胶贴条、右胶贴条粘贴于洞巾本体足侧,左隔离衬纸、右隔离衬纸分别粘贴于左胶贴条、右胶贴条上,洞巾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密封于独立包装袋内。整个洞巾结构简单,不易滑脱,使用方便,既能够充分暴露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手术视野,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医患双方交叉感染,还能保护患者眼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专用洞巾。
背景技术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化疗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临床上常在患者化疗前予以置管,以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常用置管方法主要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植入静脉输液港三种,其中植入静脉输液港,是一种新型的置管方法,其具备以下优点:1、安全,并发症少。使用静脉输液港输入化疗药物,药物直接到达中心静脉,可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2、留置时间长,维护方便,有文献报道静脉输液港可放置于体内3-5年,注射区大约可以穿刺2000次,一个月只需维护一次。3、痛苦少,生活质量高,需要输液时将专用无损伤针垂直穿刺入静脉输液港港体,从针后方的连接管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每次穿刺可以用7天,就是说7天之内不用忍受反复扎针穿刺的痛苦和恐惧。并且静脉输液港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可以洗澡,干家务,旅游,甚至游泳,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美观、保护隐私,将静脉输液港埋置在前胸壁,伤口愈合以后完全没有外露部分,更加的美观,外人不易察觉。
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作为一个小手术,在植入过程中需要铺手术洞巾,所谓手术洞巾,就是专门用于给患者特定部位做外科手术的手术单,在该手术单上带有为特定手术位置而开设的孔洞,手术医师只是在这个预设好的孔洞部位进行手术,利用手术洞巾,可在避免患者和医务人员双方发生交叉感染的环境下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效果去进行手术。
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是通过一个小手术将输液港座及导管埋置于患者左侧或右侧颈部及胸壁皮下,导管一端置入上腔静脉内,另一端连接于输液港座。这就涉及到颈内静脉穿刺区、导管埋置区、输液港座埋置区三个手术操作区域。对于此手术而言,传统的手术洞巾存在以下问题:洞口太小,不能完全暴露三个手术操作区域,针对此问题,我们只能在手术前花时间人为剪裁以扩大洞口,但我们经常难以将洞口剪裁到刚好合适的大小,如果洞口过大,则不能有效保证无菌区域,进而导致交叉感染、对病人、对术者都不利;如果洞口过小,则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另外,由于操作部位靠近头部,术中无影灯容易在无意中直射患者眼睛,对患者眼睛造成损害。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够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又能有效避免医患双方交叉感染,还能保护患者眼睛的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专用洞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够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又能有效避免医患双方交叉感染,还能保护患者眼睛的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专用洞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洞巾本体、孔洞、遮光膜、胶贴条、隔离衬纸,其特征在于:洞巾本体是采用淋膜非织造布制成,孔洞位于洞巾本体的中央,遮光膜位于洞巾本体头侧,胶贴条粘贴于洞巾本体足侧,隔离衬纸粘贴于胶贴条上,洞巾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密封于独立包装袋内。
优选的,所述的洞巾本体是一个长90cm,宽80cm的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的孔洞为类哑铃形,一端为一直径6cm的圆,另一端为一直径8cm的圆,两圆由一长10cm、宽4cm的长方形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遮光膜舒适透气,为一长40cm、宽8cm的长方形,距离孔洞上缘15cm。
优选的,所述的胶贴条为长方形双面胶,长6cm,宽1.5cm,位于孔洞的足侧,距离孔洞下缘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5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遥测心电监护仪发射盒的安全背包
- 下一篇:排风组件及智能工业冷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