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针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4980.6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0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玉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2;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针灸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外壳体外部设置有刻度表,所述外壳体外侧开设有滑孔,所述外壳体底面开设有进针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滑孔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内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按压板的针头固定装置,所述按压板外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指向标志,所述按压板外侧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按压板的整体形状为外小内大,所述针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按压板内侧面的弹簧,所述弹簧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侧面开设有圆弧孔,该实用新型具备针灸深度易控制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针灸技法深度较难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针灸器。
背景技术
中医使用的传统针灸疗法,是针法与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指把毫针按人体经络上的一定穴位刺入患者肌肤内,通过捻提等操作手法,用毫针刺激该穴位达到经络畅通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毫针都是实体的金属针例如银针、不锈钢针等。传统灸法是用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将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穴位舒通经络以温通气血。所以,传统的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通过全身经络传导来调整身体气血和脏腑运作的功能,从而达到中医所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传统的针灸器具已有几千年历史,至今除了器具的材料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有所改变外,器具的结构形态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然而,针灸的的学习也是较为困难的,对于穴位与深度的的掌控较难,在施针时,如果对于深度的掌控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效果不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同时也由于学习难度较大,导致针灸技艺传承较为复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针灸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针灸器,具备针灸深度易控制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针灸技法深度较难控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针灸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
所述外壳体外部设置有刻度表,所述外壳体外侧开设有滑孔,所述外壳体底面开设有进针孔。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滑孔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内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按压板的针头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板外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指向标志,所述按压板外侧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板的整体形状为外小内大。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按压板内侧面的弹簧,所述弹簧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内侧面开设有圆弧孔,所述连接板的外边缘为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针灸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前,首先通过外壳体上的刻度表与三角指向标志,再根据需要使用穴位的深度来调节好三角指向标志对应的位置,再施针时将按压板向下推到底,即可控制施针的深度,无需由人工控制深度,减少深度错误,提高可施针的准确率,同时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针灸的操作难度,提高了针灸技艺的传承性,同时也减少了工作人员长时间拿细针对手指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刻度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压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玉,未经张小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4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新鲜茶叶生产用的萎调揉碾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