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盲区检测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0687.4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马鲁俊;黄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2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汽车 盲区 检测 报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盲区检测报警系统,包括无线摄像头、服务器以及openmv控制器、蜂鸣器、舵机,所述无线摄像头安装于汽车盲区部位,所述无线摄像头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与openmv控制器连接,所述openmv控制器与蜂鸣器和舵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无线摄像头可安装于汽车盲区的任何部位,使用便捷。(2)使用openmv控制器体积小,便于安装。(3)使用舵机和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蜂鸣器可提醒驾驶员盲区目标的存在,而舵机可进行目标判断便于驾驶员做出合理驾驶决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盲区检测报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盲区检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的数量逐年递增,交通事故也随之增长。数据表明,由于汽车后视镜本身存在很多视觉盲区,导致驾驶员在车辆行驶时容易发生碰撞事故,80%以上车祸是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引起的,65%的车辆相撞是追尾事故,其余的则属于侧面或正面相撞造成的。研究表明,若驾驶员能够提早0.5秒意识到有事故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正确措施可避免大量碰撞事故。因此,开发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率。
近年来,为了降低由于汽车盲区导致的交通事故率,汽车前向报警系统、主动防撞系统、自适应续航系统等汽车安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缩短车辆盲区检测系统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盲区检测报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盲区检测报警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盲区检测报警系统,
包括无线摄像头、服务器以及openmv控制器、蜂鸣器、舵机,
所述无线摄像头安装于汽车盲区部位,所述无线摄像头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服务器与openmv控制器连接,所述openmv控制器与蜂鸣器和舵机连接。
其中,
所述服务器运行有yolov5目标识别算法。
其中,
还包括与openmv控制器连接的openmv串口通信模块和openmv cam m7 I/O扩展板模块,
所述openmv串口通信模块安装于openmv控制器上,
所述openmv cam m7 I/O扩展板模块安装于openmv控制器上,
所述舵机和蜂鸣器与所述openmv cam m7 I/O扩展板模块连接。
其中,
所述openmv控制器包括CPUSTM32F4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无线摄像头可安装于汽车盲区的任何部位,使用便捷。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可实时获取采集图像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信息共享率。
(2)使用openmv控制器体积小,便于安装。openmv控制器以STM32F427CPU为核心,引出UART,I2C,SPI,PWM,ADC,DAC以及GPIO等接口方便扩展外围功能,可协助完成编程、调试和更新固件等工作,开发难度小,便于推广。
(3)使用舵机和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蜂鸣器可提醒驾驶员盲区目标的存在,而舵机可进行目标判断便于驾驶员做出合理驾驶决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0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