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新型立体培养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9875.7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8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郑素月;王震;刘军;张文科;冯林海;张全意;段庆虎;胡晓强;王全江;张晓亮;黄磊;李方方;赵越;温玉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河南省南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2 | 分类号: | A01G18/6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范向南 |
地址: | 05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新型 立体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新型立体培养架,包括菱形网格架,所述菱形网格架平行、间隔设置为两层,两层菱形网格架的菱形网格一一对应;菱形网格架外侧均设置有边框,两层菱形网格架的边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定位精准,使食用菌培养更加立体均匀,提高食用菌培养的通风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具有条形通孔的箱体的设置,便于双层网格架之间的培养碎料的清理,清理方便快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理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立体栽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新型立体培养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用菌大都采用货架式的立体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利用了垂直方向的空间。但是在食用菌菌丝体萌发生长或子实体还未长大的过程中每排栽培架中间留有很大的空间,且置培养食用菌菌袋的货架板不但不利于食用菌菌丝的成长,而且单位面积上栽培的食用菌菌袋数量较少,浪费了大量的空间。
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双层矩形网格架,进行食用菌菌棒的放置培养,相对于板形货架,定位更加精准,食用菌生长空间更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但是矩形网格架结构仅仅是将食用菌菌棒放置入矩形网格中,菌棒与网格边缘具有一定间隙,但是矩形网格支撑菌棒的为一段水平结构,无法使菌棒置于网格中间,造成有的菌棒距离较近,定位不够准确,也不利于培养通风效果,有的还需要配合使用定位器。另一方面双层网格架结构的培养架,在使用过程中,食用菌培养的废料、培养袋、基料和部分食用菌会跌落在双层网格架底部之间,难以清理,通过底部的一个一个网格进行清理,费时费力,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新型立体培养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定位精准,使食用菌培养更加立体均匀,提高食用菌培养的通风效果;便于双层网格架之间的培养碎料的清理,清理方便快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理效率,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新型立体培养架,包括菱形网格架,所述菱形网格架平行、间隔设置为两层,两层菱形网格架的菱形网格一一对应;菱形网格架外侧均设置有边框,两层菱形网格架的边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菱形网格架的菱形网格的两个相对角、竖直对应或水平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形状包括矩形和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箱体,两层菱形网格架的边框固定于箱体上侧;箱体上侧面和前后侧面均设置有条形通孔,箱体上侧面的条形通孔对应两层菱形网格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通孔的中心线均与菱形网格架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定位精准,菱形网格下部的V形结构支撑食用菌菌棒,提高食用菌菌棒放置的准确性和均匀性,使食用菌培养更加立体均匀,提高食用菌培养的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具有条形通孔的箱体的设置,便于双层网格架之间的培养碎料的清理,双层网格架之间的废料脱落存于箱体内,对箱体内的废料进行清理、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理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立体示意图。
图中:1、菱形网格架,2、边框,3、连杆,4、箱体,5、条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河南省南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工程大学;河南省南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9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器盘管全自动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高效蒸汽灭菌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