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便器本体结构及座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1900.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4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贺中春;冯时;杜东;代永超;张建飞;黄垚璟;安仕佳;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佳华瑞(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9/05;B01D46/10;A47K1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曾文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便器 本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用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座便器本体结构及座便器,其中座便器本体结构包括:清洁内胆,内设有清洁腔和连通清洁腔的座便口;第一支撑架,围绕清洁内胆设置;第二支撑架,架设于第一支撑架上,与第一支撑架呈上下布置,第二支撑架位于座便口的上方,第二支撑架的内部设有排气通道,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排气通道的多个气孔;以及过滤装置,设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且与排气通道连通,过滤装置能够驱使排气通道产生负压;座便器设有上述的座便器本体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恶臭气体在清洁腔中即可被过滤清洁,避免泄露至清洁腔外,造成污染浴室的环境,危害用户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用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座便器本体结构及座便器。
背景技术
卫生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重要场所,在用户排便期间卫生间会产生大量氨气、臭粪素、吲哚或者硫化氢等大量恶臭气体,这些恶臭气体会刺激人体的嗅觉并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除臭装置例如在卫生间里安装排气扇,大多数是将气体排出到室外或者下水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卫生间的臭味气体,但只是将气体转移,气体还是存在的,并且在排气期间还有泄露以及污染扩散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便器本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卫生间排气期间存在泄漏以及污染扩散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便器本体结构,包括:
清洁内胆,内设有清洁腔和连通所述清洁腔的座便口;
第一支撑架,围绕所述清洁内胆设置;
第二支撑架,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呈上下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座便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部设有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多个气孔;以及
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且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过滤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排气通道产生负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用于支撑人体,使用者坐在第一支撑架上,靠近座便口进行排便,排泄物落于清洁腔中,排泄物产生的恶臭气体从下至上扩散,到达排风通道的气孔位置附近,此时过滤装置驱使排气通道产生负压,使得恶臭气体从气孔进入排气通道中,再被过滤装置过滤,实现恶臭气体在清洁腔中即可被过滤清洁,避免泄露至清洁腔外,造成污染浴室的环境,危害用户身体健康;另外,由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身体,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围绕于清洁内胆外部的外壳用作支撑结构,因此座便器外壳的材质可以选用轻质材料,该设计可以减轻整体座便器的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适配所述座便口的形状的气道管、设于所述气道管边沿的支撑管以及设于所述气道管上的用于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的气道口,所述气道管的内部形成所述排气通道,所述气道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所述气孔,所述气道口连通排气通道,所述支撑管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具体地,气道管围绕座便口设置,因此设于气道管上的气孔也围绕座便口设置,当恶臭气体从下向上到达座便口附近时,即可从气孔中被吸入至排气通道中;支撑管具有支撑作用,其架设于第二支撑架上,用于支撑气道管,而气道管同样也具有支撑作用,同时气道管也具有排气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管包括气道管和支撑管,两个管结构均具有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气道管内部还设有排气通道,用于排出清洁腔中的恶臭气体,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第二支撑管集成了支撑和排气的作用,提高了部件的集成度,缩小了体积和减轻了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孔的孔径从靠近所述气道口朝远离所述气道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佳华瑞(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佳华瑞(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1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干扰电路及电源干扰抑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电站移动式涉网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