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在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机构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8481.6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7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理;刘圣成;李冠峰;姚文杰;华林青;罗智超;陈树伟;刘佳;柯潮彬;练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开发区粤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H02S50/00;H02S50/10;H02S20/10;H02S40/30;A01G13/02;E01C9/00;E01C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程文斌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电站 增效 地膜 机构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机构及其地膜增效检测系统,增效地膜机构包括拉结网、多个地钉以及铺设在光伏电站下方地面上的反光地膜,所述反光地膜具有阻挡透光及反射光线的性能,所述拉结网由多个横向拉结绳和多个竖向拉结绳编织而成,所述拉结网网罩在所述反光地膜的上方,并通过多个所述地钉与地面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固定连接。该增效地膜机构能够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该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在光伏电站铺设增效地膜机构后的实际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机构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双面组件是两面受光均可发电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组成的光伏组件,相对于常规的单面组件,双面组件发电量的多少受到地面反射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地面杂草生长速度很快,若不加管理,杂草长高后会吸收更多的光照,导致地面反射光减少,影响电站发电量。若杂草进一步长高,高出光伏组件的高度,将形成正面遮挡,电站发电量进一步受到影响。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1720551939.6的一种自重式双面光伏电池装置,其通过混凝土固定块将反光膜固定在地面上,混凝土固定块分布在反光膜的四周边缘。该反光膜通过混凝土固定块自身的自重压在地面上,该混凝土固定块只能安装在反光膜的四周边缘,所述混凝土固定块对反光膜的固定不稳定,特别是在风力大的地方,用混凝土固定块压在反光膜四周边缘的方法更加不稳定,而且在杂草比较多的地方,反光膜下方的杂草还会才反光膜顶高拱起,破坏反光膜的平整度及稳定性。
因此,需开发一种应用在光伏电站中的增效地膜机构,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以及开发一种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在光伏电站铺设增效地膜机构后的实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光伏电站中的增效地膜机构及其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该增效地膜机构能够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该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在光伏电站铺设增效地膜机构后的实际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在光伏电站中的增效地膜机构,包括拉结网、多个地钉以及铺设在光伏电站下方地面上的反光地膜,所述反光地膜具有阻挡透光及反射光线的性能,所述拉结网由多个横向拉结绳和多个竖向拉结绳编织而成,所述拉结网网罩在所述反光地膜的上方,并通过多个所述地钉与地面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横向拉结绳之间的间距为30cm至50cm,多个所述竖向拉结绳之间的间距为30cm至50cm。
所述拉结网的外表面涂覆有银涂层。
所述反光地膜包括主体层、黑色涂层、镀铝银层,所述黑色涂层、主体层、镀铝银层由下往上依次层叠。
所述地钉为带倒钩型地钉或U型地钉。
一种应用在光伏电站中的地膜增效检测系统,包括二个逆变器、二个辐照仪、监控后台、第一地面光伏电站、第二地面光伏电站以及上述增效地膜机构,所述增效地膜机构铺设在所述第一地面光伏电站的下方,所述第一地面光伏电站包括第一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地面光伏电站包括第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所述第一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第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分别通过所述辐照仪与所述监控后台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第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分别通过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监控后台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开发区粤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开发区粤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8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ray盘自动换盘装置
- 下一篇:立式循环液流式绞纱染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