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热用智能开启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5746.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5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屈礼平;邓大勇;田毅;龚涛;连翔;杨叶琳;李致柯;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邛崃市欣凡尔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5/20;F16K27/06;F16K31/04;F16K31/53;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611530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 智能 开启 球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供热用智能开启球阀,包括阀体、阀球、下阀杆、阀座、上阀杆和阀盖,在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蜗轮、蜗杆和电机的设置下,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指令实现球阀的智能启闭,特别在一些突发情况出现时,工作人员可及时实现球阀的通断,方便快捷,在感应块、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微型电磁制动器的设置下使得阀球旋转角度可以精确控制,同时可避免在流体冲击下引起蜗杆的松动造成无法完全关闭或开启球阀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了球阀的安全性,在适配单元的设置下,使得密封圈的磨损大大降低,减少了密封圈的损耗提高了其寿命,进而提高了球阀的使用寿命,减少球阀维修更换的次数,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特别是涉及供热用智能开启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
现有的球阀需要操作人员人工旋转阀杆实现球阀的启闭,而现有的电动球阀亦需要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才能实现球阀的启闭,人力成本较高,尤其出现突发状况时,操作人员无法及时的控制球阀启闭;现有的球阀密封圈磨损较快,进而维修频率较高,寿命较低,此外现有的蜗轮蜗杆电动球阀无法精确的控制阀球的转角且在流体不断冲击下蜗杆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寿命较低,更换维修的频率较高,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供热用智能开启球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供热用智能开启球阀,包括阀体、阀球、下阀杆、阀座、上阀杆和阀盖,所述阀体包括依次连通的流入通道、阀腔和流出通道,所述阀腔中心设置有阀球,阀球两侧均设置有与阀体匹配的阀座,阀座靠近阀球一侧设置有密封圈,阀体底部中心设置有下阀杆,阀球与下阀杆转动连接,阀盖设置阀体顶部,阀盖内设置有制动腔,制动腔内设置有上阀杆,上阀杆底部与阀球连接,上阀杆顶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侧面设置有蜗轮,阀盖内还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阀盖上还设置有驱动蜗杆转动的电机,所述阀座远离阀球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自适应调节所述密封圈与阀球位置关系的适配单元,所述阀盖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电机配单元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阀盖上设置有微型电磁制动器,所述蜗杆一端与微型电磁制动器的转子连接,上阀杆侧面设置有感应块,所述制动腔内还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感应块匹配设置,所述微型电磁制动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上阀杆侧面设置有多个O型圈。
所述适配单元包括第一滑动杆、滑槽、隔板、第二滑动杆、电磁铁和弹簧,所述滑槽设置在阀体上,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一端伸出阀体与阀座连接,第一滑动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动杆,滑槽内还设置有隔板,第二滑动杆与隔板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杆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杆和隔板连接,所述滑槽内还设置有与第二滑动杆匹配的电磁铁,电磁铁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蜗轮、蜗杆和电机的设置下,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指令实现球阀的智能启闭,特别在一些突发情况出现时,工作人员可及时实现球阀的通断,方便快捷。
2、在感应块、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微型电磁制动器的设置下使得阀球旋转角度可以精确控制,同时可避免在流体冲击下引起蜗杆的松动造成无法完全关闭或开启球阀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了球阀的安全性。
3、在适配单元的设置下,使得密封圈的磨损大大降低,减少了密封圈的损耗提高了其寿命,进而提高了球阀的使用寿命,减少球阀维修更换的次数,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邛崃市欣凡尔阀业有限公司,未经邛崃市欣凡尔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5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