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4032.6 | 申请日: | 202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7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昆昆;张山根;薄海;李志伟;曹山;刘德锡;赵齐;赵特;张飞虎;吴生才;杜全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对接 焊接 固定 装置 | ||
一种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其包括支腿、定位架、开口环、开口插销和螺杆;开口环由上下侧两个半圆弧形板构成;定位架包括沿开口环轴线方向设置的下部支撑件、上部支撑件和两个侧部支撑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精准,能有效解决钢管对接错台问题,对焊接的两端钢管的平顺度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节省人力,无需辅助人员扶管。能很好地达到高效高标准完成钢管对接焊接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铺设管路等工程施工中,常常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钢管的对接。由于焊接前焊口两侧的钢管位置难以固定,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垫高较低的钢管或压低较高的钢管,小范围错位时用手扶的方式,然后点焊再满焊。显然这样的对管过程难于操控,且需要较多人员配合,费事费力,且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焊口存在错台、线性不顺直等问题,因此已不能满足工作效率及施工质量有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包括支腿、定位架、开口环、开口插销和螺杆;其中,支腿的下端位于地面上;开口环垂直设置,由上下侧两个半圆弧形板构成,位于下侧的半圆弧形板固定在支腿的上端,两个半圆弧形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利用开口插销结合在一起或彼此分开,待对接焊接的两根钢管的焊口位于开口环的中心部位;定位架包括沿开口环轴线方向设置的下部支撑件、上部支撑件和两个侧部支撑件;下部支撑件为由横梁和支撑腿构成的T形板,横梁的一侧中部固定在开口环的下端,支撑腿的下端位于支腿前或后侧的地面上;上部支撑件水平设置,中部固定在开口环的上端;两个侧部支撑件水平设置,中部分别固定在开口环的两侧中部;下部支撑件的横梁、上部支撑件和两个侧部支撑件上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螺母,每个螺母中分别螺纹连接一根螺杆,并且所有螺杆的内端指向钢管。
所述的支腿、定位架和开口环均采用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操作简单、精准,能有效解决钢管对接错台问题,对焊接的两端钢管的平顺度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节省人力,无需辅助人员扶管。能很好地达到高效高标准完成钢管对接焊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对接焊接固定装置包括支腿1、定位架2、开口环3、开口插销4和螺杆5;其中,支腿1的下端位于地面上;开口环3垂直设置,由上下侧两个半圆弧形板构成,位于下侧的半圆弧形板固定在支腿1的上端,两个半圆弧形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利用开口插销4结合在一起或彼此分开,待对接焊接的两根钢管6的焊口7位于开口环3的中心部位;定位架2包括沿开口环3轴线方向设置的下部支撑件2-1、上部支撑件2-2和两个侧部支撑件2-3;下部支撑件2-1为由横梁和支撑腿构成的T形板,横梁的一侧中部固定在开口环3的下端,支撑腿的下端位于支腿1前或后侧的地面上;上部支撑件2-2水平设置,中部固定在开口环3的上端;两个侧部支撑件2-3水平设置,中部分别固定在开口环3的两侧中部;下部支撑件2-1的横梁、上部支撑件2-2和两个侧部支撑件2-3上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螺母,每个螺母中分别螺纹连接一根螺杆5,并且所有螺杆5的内端指向钢管6。
所述的支腿1、定位架2和开口环3均采用钢板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4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入式摘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贴标机自动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