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3304.6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7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正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皋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8 | 分类号: | F16D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轴器 盘车大齿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包括沉齿圈本体、轮齿一、内圈和预留槽二,所述齿圈本体是由上半齿圈和下半齿圈组成,所述上半齿圈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头,所述下半齿圈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上均设有预留槽二,所述预留槽二上设有螺纹卡口,所述预留槽二内安装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齿圈本体上分为上半齿圈与下半齿圈,连接头之间通过螺纹杆贯穿相对应的预留槽二,当一端发生较为严重的磨损或破坏,而另一端的磨损不大时,可以通过卸下六角螺母取下螺纹杆,将齿圈本体分开,对需要更换的一端进行更换,使得更换成本减少,有效提高了联轴器盘车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其中联轴器盘车的主要结构是大齿圈,现需要一种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但是现有的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1、传统的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会造成一定的磨损,需要对其进行更换;
2、传统的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在实际使用中,齿圈之间的咬合不够紧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包括齿圈本体、轮齿一、内圈和预留槽二,所述齿圈本体是由上半齿圈和下半齿圈组成,所述上半齿圈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头,所述下半齿圈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上均设有预留槽二,所述预留槽二上设有螺纹卡口,所述预留槽二内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安装有垫片,所述垫片上安装有六角螺母,所述齿圈本体外壁上安装有轮齿一,所述轮齿一的一侧齿圈本体外壁上安装有轮齿二,所述内圈一侧通过插块安装有垫圈。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卡口之间互为对接。
优选的,所述齿圈本体的内壁安装有中圈,所述内圈上预留有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轮齿一与轮齿二之间安装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内圈上设有与插块所对应的预留槽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联轴器盘车大齿圈结构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齿圈本体上分为上半齿圈与下半齿圈,且两者分别安装有有第二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连接头之间通过螺纹杆贯穿相对应的预留槽二,两端再使用六角螺母进行固定,当齿圈使用时间过长或使用方式不当,一端发生较为严重的磨损或破坏,而另一端的磨损不大时,可以通过卸下六角螺母取下螺纹杆,将齿圈本体分开,对需要更换的一端进行更换,无需整体进行更换,使得更换成本减少,有效提高了联轴器盘车的经济效益;
(2)通过在齿圈本体外侧安装有轮齿一与轮齿二,齿圈之间通过轮齿与轮齿之间凹槽进行相嵌咬合,两排轮齿则加大了齿圈之间的连接程度,有效提高齿圈之间的咬合程度,有效提高了联轴器的紧密性,在内圈上设有连接口,齿圈可以通过连接口与外界连接,有效提高了齿圈结构的稳定性;
(3)通过在内圈上安装有垫圈,垫圈通过预留槽一与插块与内圈连接,贯穿齿圈的物体对大齿圈的内圈会造成一定的磨损,安装的垫圈为橡胶垫,橡胶垫具有一定的柔性,对贯穿齿圈的物体具有一定的及阻隔与减震作用,从而减少一定的磨损,有效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皋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皋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3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