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结构厂房砖墙与彩钢墙交接处防水收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36530.3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英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6;E04B1/68;E04B1/7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厂房 砖墙 彩钢墙 交接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结构厂房砖墙与彩钢墙交接处防水收边结构,包括砖墙,所述砖墙的顶部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檩条,所述檩条的顶部设置有彩钢墙,所述彩钢墙包括内墙、保温层、外墙,所述外墙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泛水板,所述泛水板包括平直部,所述平直部的一侧边缘通过冲压成型有衔接部,一个所述泛水板的衔接部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泛水板的平直部边缘重叠,且所述平直部与衔接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相邻泛水板的平直部边缘与衔接部的配合,可有效消除相邻泛水板的衔接处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缝隙,同时利用密封条的设置,可对相邻泛水板的衔接处起到有效的密封,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结构厂房砖墙与彩钢墙交接处防水收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厂房多采用砖墙加上彩钢墙建成,由于砖墙与彩钢墙材质不同,在砖墙与彩钢墙交接处采用防水收边件进行防水收边。防水收边件多装设在砖墙、圈梁、檩条和保温彩钢墙两侧,防水收边件大多通过自攻螺丝进行固定,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
但外墙所覆盖的防水收边件,其大多是由多个单独个体拼接而成的,在防水收边件的衔接处,往往会因为热胀冷缩出现缝隙,导致雨水的渗入,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钢结构厂房砖墙与彩钢墙交接处防水收边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钢结构厂房砖墙与彩钢墙交接处防水收边结构,包括砖墙,所述砖墙的顶部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檩条,所述檩条的顶部设置有彩钢墙,所述彩钢墙包括内墙、保温层、外墙,所述外墙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泛水板,所述泛水板包括平直部,所述平直部的一侧边缘通过冲压成型有衔接部,一个所述泛水板的衔接部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泛水板的平直部边缘重叠,且所述平直部与衔接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彩钢墙与檩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檩条与圈梁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邻泛水板的平直部边缘与衔接部的配合,可有效消除相邻泛水板的衔接处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缝隙,同时利用密封条的设置,可对相邻泛水板的衔接处起到有效的密封,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且泛水板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运输,同时当泛水板拼接后的总长与砖墙的总长不符时,只需对部分泛水板的平直部进行裁切即可,裁切后的平直部边缘经过简单的打磨后仍可与衔接部进行配合,操作简单,便于施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条呈Z形,所述密封条的外壁分别与平直部、衔接部的端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Z形的密封条可更好的与平直部及衔接部贴合,降低渗水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圈梁的顶部位于泛水板的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分别与多个所述衔接部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部与平直部的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支撑块的设置,可对泛水板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降低了泛水板受到冲击时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衔接部与平直部的部分外壁通过螺钉与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钉将衔接部、平直部与对应的第一支撑块进行固定,可进一步提升泛水板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将密封条压紧,保证了防水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圈梁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块分别于多个所述衔接部相互对应,所述衔接部的外壁与平直部的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二支撑块的设置,可对泛水板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降低了泛水板受到冲击时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英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英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6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