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受挤保护机构及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26490.4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郑保仲;张凯;杨亮;钟会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大伟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机构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受挤保护机构及保护装置,包括:设有第一固定部的定位组件,设有第二固定部的移动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且受力达到预设值后自行断开连接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受挤保护机构及保护装置在电池模组受到一定挤压后,电池模组可发生位移,从而增加了电池箱体内壁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隙,使电池模组避开挤压变形,减小了电池模组受到的挤压力,从而降低电池模组损害程度,并降低了电池模组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保障了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路面交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压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受挤保护机构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汽车普及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对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一般安装在汽车乘员舱底部,且体积较大,传统的电池包的安装一般是将电池模组整齐排列于电池箱体内部,然后通过螺栓连接到固定结构上,但是在复杂交通事故中受到的损害风险很高,特别是针对目前严苛的侧面柱碰,在柱碰工况中,由于外载荷是单点受力造成壳体变形较大,最外侧的模组容易受到挤压变形,对电池包损害程度严重,存在电池包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对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路面交通起到重大威胁。因此如何避免电池包在柱碰工况中最小程度入侵电池包成为了设计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电池模组的安装在复杂交通事故中受到的损害风险很高,特别是针对目前严苛的侧面柱碰,在柱碰工况中,由于外载荷是单点受力造成壳体变形较大,最外侧的模组容易受到挤压变形,对电池包损害程度严重,存在电池包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对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路面交通起到重大威胁的不足,提供一种受挤保护机构及保护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受挤保护机构,用于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和电池模组,所述受挤保护机构包括:设有第一固定部的定位组件,设有第二固定部的移动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且受力达到预设值后自行断开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与所述电池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在所述连接件断开时带动所述电池模组向背离所述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
本技术方案的受挤保护机构在电池模组受到一定挤压后,电池模组可发生位移,从而增加了电池箱体内壁与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隙,使电池模组避开挤压变形,减小了电池模组受到的挤压力,从而降低电池模组损害程度,并降低了电池模组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保障了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路面交通安全。
具体地,本技术方案的受挤保护机构通过定位组件的第一固定部与电池箱体连接,通过移动组件的第二固定部与电池模组连接,而由于连接件连接定位组件和移动组件,故而当定位组件与电池箱体连接后,则电池模组与电池箱体的位置也相对固定,从而避免电池模组在正常行车过程中发生位移、晃动或窜动等。而当出现侧面柱碰工况,且电池模组受到挤压力,使连接件的拉力达到预设值后,连接件自行断开对移动组件和定位组件的连接,从而移动组件将不受位移限制,与移动组件连接的电池模组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从而增加电池模组与电池箱体内壁的安全距离,以躲避挤压力,从而降低电池模组损害程度,并降低了电池模组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保障了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路面交通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基体,以及设于所述移动基体上的限位台,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所述限位台上,所述限位台用于在带动所述电池模组向背离所述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时对移动距离进行限位;所述移动基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定位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移动基体上的移动辅助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辅助件为滚动设于所述移动基体上的滚动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体与所述限位台位于所述移动基体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滚动体围绕所述限位台的外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6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克力板加工灌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堤坝汛期安全监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