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护理用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4808.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毛棽桐;沈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许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护理 用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护理用助行器,包括梯形架、腋下支撑装置和身躯束缚装置,梯形架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座板和靠背板,梯形架的下端面四角倾斜向外固定设置有支腿,腋下支撑装置包括弧形支撑块和调节杆,弧形支撑块的弧面朝上,两个调节杆竖直对称固定设置于弧形支撑块的下端面且竖直穿插于梯形架的两侧架体之上,身躯束缚装置包括弧形固定块和束缚带,弧形固定块通过倾斜设置的支杆架设于梯形架之上,束缚带固定设置于弧形固定块的一端,本实用新型腋下支撑装置可根据使用者身高调节高度,支撑腋下,无需手持,更急轻松,身躯束缚装置可捆绑使用者身躯,避免患者摔倒,梯形架之上的座板和靠背板,可使用者坐下休息,功能多样,更加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学护理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可以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市面上一些助行器都是用手扶持,永久累了容易脱手摔倒,而且其结构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需求调节扶持的高度,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医学护理用助行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医学护理用助行器,腋下支撑装置可根据使用者身高调节高度,支撑腋下,无需手持,更急轻松,身躯束缚装置可捆绑使用者身躯,避免患者摔倒,梯形架之上的座板和靠背板,可使用者坐下休息,功能多样,更加实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医学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梯形架、腋下支撑装置和身躯束缚装置,所述梯形架前大后小横向设置,梯形架的前端开口,梯形架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座板和靠背板,梯形架的下端面四角倾斜向外固定设置有支腿,所述腋下支撑装置包括弧形支撑块和调节杆,所述弧形支撑块的弧面朝上,两个所述调节杆竖直对称固定设置于弧形支撑块的下端面且竖直穿插于梯形架的两侧架体之上,所述身躯束缚装置包括弧形固定块和束缚带,所述弧形固定块通过倾斜设置的支杆架设于梯形架之上,所述束缚带固定设置于弧形固定块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与梯形架的连接处开设有限位孔,调节杆之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孔。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固定块的弧面朝向前方设置,弧形固定块与束缚带的连接端对侧开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束缚带的之上设置有勾面和毛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带制动的行走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通过销轴穿过限位孔和连接孔与梯形架的两侧架体可调节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腋下支撑装置可根据使用者身高调节高度,支撑腋下,无需手持,更急轻松。
2.身躯束缚装置可捆绑使用者身躯,避免患者摔倒。
3.梯形架之上的座板和靠背板,可使用者坐下休息,功能多样,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身躯束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束缚带的结构示意图。
1-梯形架;2-腋下支撑装置;3-身躯束缚装置;4-座板;5-靠背板;6-支腿;7-支杆;8-勾面;9-毛面;10-行走轮;21-弧形支撑块;22-调节杆;23-销轴;31-弧形固定块;32-束缚带;33-连接孔;221-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4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的数据传输装置及内窥镜
- 下一篇:集装箱式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