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粉碎机用除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3553.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瑞;刘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倍力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B02C23/08;B02C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粉碎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粉碎机用除杂系统,包括除杂组件,吸杂组件和电控柜,本实用新型中,除杂组件的设置,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除杂箱内,第一磁吸棒和第二磁吸棒对物料中的金属杂质进行吸取,达到除去物料中金属杂质的目的,避免金属杂质进入振动粉碎机而影响物料的质量,且防止对磨棒造成损伤;吸杂组件的设置,抽风机通过输料管和连接管在集杂罩的末端形成负压环境,通过集杂罩将物料中的细小杂质吸入输料管内,通过输料管将物料中的细小杂质收集到集料箱内,达到彻底除去物料中杂质的目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设置,物料沿着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向下行进,增加物料在除杂箱内的停留时间,提高除杂系统的除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粉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粉碎机用除杂系统。
背景技术
振动粉碎机是利用振源的强力振动,使粉碎腔内物料在流态化状态下,受到磨棒高强度的撞、切、碾、搓综合力的作用,使物料在短时间内达到微米级粉碎或细胞破壁效果,现有振动粉碎机进料时不具备对物料除杂功能,杂质进入振动粉碎机内影响物料的质量,且容易对磨棒造成损伤,急需研制一种振动粉碎机用除杂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现有振动粉碎机进料时不具备对物料除杂功能,杂质进入振动粉碎机内影响物料的质量,且容易对磨棒造成损伤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振动粉碎机用除杂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粉碎机用除杂系统,以解决现有振动粉碎机进料时不具备对物料除杂功能,杂质进入振动粉碎机内影响物料的质量,且容易对磨棒造成损伤的问题。一种振动粉碎机用除杂系统,包括除杂组件,吸杂组件和电控柜,所述电控柜安装在除杂组件一侧的下方,且电控柜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所述吸杂组件安装在除杂组件另一侧的下方,且吸杂组件的上端位于除杂组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除杂组件包括除杂箱,进料管,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一磁吸棒,第二磁吸棒,导料板和下料管,所述进料管安装在除杂箱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导流板采用两个,且第一导流板安装在除杂箱内部背离电控柜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板采用两个,且第二导流板安装在除杂箱内部靠近电控柜的一侧;所述第一磁吸棒安装在除杂箱内部上方靠近电控柜的一侧;所述第二磁吸棒采用两个,且第二磁吸棒安装在第二导流板下方的末端;所述导料板安装在除杂箱内部下方靠近电控柜的一侧;所述下料管安装在除杂箱内部背离电控柜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与除杂箱的内部相通,且进料管的上端采用喇叭形;所述第一导流板采用倾斜状,且第一导流板的下端向内侧倾斜;所述第二导流板采用倾斜状,且第二导流板的下端向内侧倾斜;所述导料板的上端采用倾斜状,且导料板靠近电控柜一侧的上端高于导料板背离电控柜一侧的上端;所述下料管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吸杂组件包括集料箱,抽风机,输料管,连接管,集杂罩,出气管和清理门,所述集料箱安装在除杂箱背离电控柜一侧的下方;所述抽风机安装在集料箱的上方,且抽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集料箱的上端相连;所述输料管的下端安装在抽风机的进气口处,且输料管安装在除杂箱的侧面;所述连接管采用两个,且连接管安装在输料管的侧面,该连接管位于除杂箱的内部,其中连接管位于第一导流板的下方;所述集杂罩采用两个,且集杂罩安装在连接管的末端;所述出气管安装在集料箱上方背离电控柜的一侧;所述清理门铰链在集料箱前侧下方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抽风机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所述输料管的上端采用封闭式;所述连接管与输料管的内部相通;所述集杂罩采用喇叭形,且集杂罩与连接管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气管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清理门与集料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除杂组件的设置,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除杂箱内,第一磁吸棒和第二磁吸棒对物料中的金属杂质进行吸取,达到除去物料中金属杂质的目的,避免金属杂质进入振动粉碎机而影响物料的质量,且防止对磨棒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倍力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倍力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3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液体配料定量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投资理财指导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