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开挖基坑作业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4823.1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耀;肖贵成;李俊领;程杰;赵根保;闫耀东;朱配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2D17/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绍杰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开挖 基坑 作业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开挖基坑作业防护装置,包括在基坑井口锁口部位设置的锁口钢筋架,锁口钢筋架处还配合浇注有混凝土形成锁口圈,所述锁口钢筋架上侧面沿圆周方向布置有若干固定架,固定架均与锁口钢筋架固定连接,且固定架向上凸出缩口圈设置;防护装置连接在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将防护设施捆绑于树木、岩石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减少锚桩设置带来的不确定的安全因素。在各基础施工工序中,都可以安全可靠使用,避免反复装拆。也可用于架设固定施工支架,配置更多的工器具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开挖基础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开挖基坑作业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输电工程向纵深发展,路径选择越来越受限,线路多数经过山区丘陵地带,基础设计形式多为人工挖孔或掏挖基础,不可避免带来人身安全隐患。现阶段对于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目前最新研制的设备也存在设备体积大、重量大,运输和安装受限等问题。
公开号CN111851511A的发明公开一种一体化深基坑作业智能机,解决了设备搬运难度大,安全性能低的问题。包括若干坑口支架,所述坑口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架,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电葫芦,所述坑口支架上还安装有控制仪表箱和风机,所述控制仪表箱与电葫芦、风机和气体检测装置电路连接。本装置将快速稳定提料、实时气体检测、智能送风、自动声光报警、紧急提升施工人员、差速器挂点和软梯挂点多功能集于一体,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施工机具的安全可靠性,提升了施工效率。
该装备将提料、气体检测、自动送风、自动声光报警、紧急提升施工人员、差速器挂点、软梯挂点等功能进行集成。首先设置锚桩等具备承托上部荷载的固定装置,在最底部锚固点可靠连接固定,架设整套装置和各种设备。在中间框架上分别设置软梯和缓降器挂点,便于人员上下。通过控制仪表控制风机,再作业前进行孔底通风;并配备气体检测装置,在出现有毒气体和氧气含量较低时发生报警;控制电葫芦实现物料提升和人员紧急提升。
该智能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另外增加锚桩等具备承托上部荷载的固定装置,智能机可靠固定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在岩石地质条件下,基础开挖需要爆破施工,智能机需要频繁装拆;同样在钢筋笼绑扎、基础浇筑时也需要拆卸,此时防护装置失去固定,造成作业无保护。
除该智能机外,目前施工现场防护装置的固定主要是绑定在锚桩上,需要耗费人力进行锚桩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开挖基坑作业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开挖基坑作业防护装置,包括在基坑井口锁口部位设置的锁口钢筋架,锁口钢筋架处还配合浇注有混凝土形成锁口圈,所述锁口钢筋架上侧面沿圆周方向布置有若干固定架,固定架均与锁口钢筋架固定连接,且固定架向上凸出缩口圈设置;防护装置连接在固定架上。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软梯、安全绳、速差器、通风机和/或固定提升机,软梯、安全绳、速差器、通风机和/或固定提升机连接在其中一个或多个固定架上。
所述固定架由钢筋弯折而成的半圆形、半矩形或倒U形结构。
每个固定架均沿径向延伸,各固定架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
每个固定架均沿周向延伸,各固定架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固定架设有两种,包括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固定架和沿周向延伸的周向固定架,径向固定架和沿周向固定架交替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基础锁口部位设置固定架,可靠连接软梯、安全绳、速差器、风机等防护装置,也可将该技术延伸用于固定提升机等设备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工开挖基础防护装置固定问题,避免增设锚桩,或锚桩不稳固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4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