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多辊道循环铝棒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3727.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6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升华炉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24 | 分类号: | F27B9/24;F27B9/38;F27B9/39;F27D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毛伟碧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多辊道 循环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卧式多辊道循环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循环风机、循环管、换热器、燃烧系统、进料夹取机构、推棒机构、出料夹取机构、进料辊道、出料辊道及铝棒批量排料机构。换热器分别与燃烧系统、循环管和循环风机连通;进料辊道位于炉体外且与炉体的第一端对接,出料辊道位于炉体外且与炉体的第二端对接,推棒机构位于进料辊道远离炉体之第一端的一侧;进料夹取机构沿炉体的宽度方向横跨进料辊道,铝棒批量排料机构位于进料夹取机构的旁边并沿炉体的宽度方向与进料辊道相对齐,出料夹取机构沿炉体的宽度方向从出料辊道的上方横跨出料辊道;以实现铝棒往炉体的自动上料,铝棒于炉体内输送和处理,以及铝棒从炉体内自动下料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多辊道循环铝棒加热炉。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柱,从而加速了工业企业的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其中,对于铝型材挤压生产的企业来说,在铝型材挤出生产线中离不开对铝棒进行加热的铝棒加热炉,以借助铝棒加热炉将铝棒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合金中形成均匀固溶体,然后通过剥皮机剥除外壳以形成光洁均匀的铝棒,再送到大型挤压机挤压成型。而挤压出的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太、电子、铝合金棒、管等各种铝合金。
但是,在现有的铝棒加热炉中,无法实现批量存放的铝棒往炉体的自动上料,以及炉体内处理后的铝棒自动下料。
因此,亟需一种能实现铝棒往炉体的自动上料、铝棒于炉体内输送和处理以及铝棒从炉体内自动下料的卧式多辊道循环铝棒加热炉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铝棒往炉体的自动上料、铝棒于炉体内输送和处理以及铝棒从炉体内自动下料的卧式多辊道循环铝棒加热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多辊道循环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循环风机、循环管、换热器、燃烧系统、进料夹取机构、推棒机构、出料夹取机构、进料辊道、出料辊道及铝棒批量排料机构。所述燃烧系统安装于所述炉体,所述燃烧系统的第一端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循环管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炉体并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燃烧系统的第二端、循环管的第二端和循环风机连通;所述进料辊道位于所述炉体外且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炉体的第一端对接,所述出料辊道位于所述炉体外且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炉体的第二端对接,所述推棒机构位于所述进料辊道远离所述炉体之第一端的一侧,所述推棒机构用于将所述进料辊道上的铝棒推入所述炉体内;所述进料夹取机构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从所述进料辊道的上方横跨所述进料辊道,所述铝棒批量排料机构位于所述进料夹取机构的旁边并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进料辊道相对齐,所述出料夹取机构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从所述出料辊道的上方横跨所述出料辊道。
较佳地,所述炉体的内部沿该炉体靠近所述出料辊道的方向依次具有连通的预热区、加热区、保温区和恒温区,所述预热区、加热区、保温区和恒温区各对应有所述燃烧系统、循环风机、循环管和换热器。
较佳地,所述循环管的第一端及燃烧系统的第一端各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侧壁处,所述换热器装配于所述循环管的第二端,所述循环风机装配于所述换热器。
较佳地,所述循环管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炉体之侧壁的下部处,所述燃烧系统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炉体之侧壁的上部处。
较佳地,所述炉体的顶部为盖体结构,所述盖体结构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被分隔成四段,所述预热区、加热区、保温区和恒温区各与所述盖体结构中的一段相对应。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多辊道循环铝棒加热炉还包括进料升降台及出料升降台,所述进料升降台位于所述进料辊道的正下方,所述进料辊道安装于所述进料升降台,所述出料升降台位于所述出料辊道的正下方,所述出料辊道安装于所述出料升降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升华炉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升华炉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3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粒生产用制粒机挤压辊
- 下一篇:一种具有升降结构且便于移动的防撞覆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