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边形中压接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82164.8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9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何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格数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4 | 分类号: | H02J3/04;H02J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涛;冯建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边形 接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压配电网接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边形中压接线结构,第一电源通过中压母线连接有第一中压线路,第二电源通过中压母线连接有第二中压线路,第三电源通过中压母线连接有第三中压线路,第四电源通过中压母线连接有第四中压线路,第一中压线路通过第一中压联络开关与第三中压线路相连接,第一中压线路通过第二中压联络开关与第二中压线路相连接,第二中压线路通过第三中压联络开关与第四中压线路相连接,第三中压线路通过第四中压联络开关与第四中压线路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四边形中压接线结构简捷,供电可靠性高,适合配电网网格化管理及运行模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压配电网接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边形中压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用电负荷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供电可靠性也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配电网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网增长需求,配电网和用户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对网架结构进行规划和改造,而接线模式是网架结构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不仅牵涉到电网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网架可靠性,而且对于目标网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压配电网作为电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十分重要,合理选择接线模式对配网的有效管理及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法国巴黎地区的中压配电网以20kV作为主要电压等级,应用类似同心圆的环网供电形式,同环且相邻的225kV变电所之间架设双射线或三射线电缆形成双环网或三环网结构的供电模式,并可通过远程遥控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实现灵活调节。与巴黎地区不同,东京地区的台区中压配电网主要采用22kV(6.6kV)电压等级,所采用的接线方式针对用户需求更为复杂。一般,城区用户主要采用22kV电缆环网供电、闭环运行,重要用户则采用22kV主备接线模式,各用户均有两路进线,一供一备,此外,6.6kV配电网采用4分段2联络供电方式和6分段3联络供电方式,前者经由多回路开关。新加坡应用22kV(6.6kV)分别作为台区中压配电网的主要电压等级。其采用以变电站为中心的“花瓣形”接线模式,变电站的每段母线出线环接多个配电站后再回到本站的另一条母线,由此构成一个“花瓣”。不同变电站间环网又互相联络,形成花瓣式相切状。在正常运行时,花瓣环网开环运行,环间联络开关常开。6.6kV中压配电网络采用环网连接、开环运行的模式,每个环网的两路或三路电源来自不同的22kV上级电源点。
我国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式主要根据不同的负荷特性区域以及可靠性要求进行配置,且《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指出,中压配电网的目标接线模式可在远期负荷增长阶段进行目标网架规划,也可在近期规划中设置相应的过渡网架接线。与国外发达国家中压配电网相比,前者主要以20kV电压等级为主,我国仍主要采用10kV。中压线路供电模式主要有单辐射、“N-1”单环网、N分段N联络、电缆网“N供1备”电缆网双环网等。
我国中压配电网采用单联络与单辐射接线模式应用较多,单辐射线路供电可靠性最低,单联络可转供电率偏低。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多联络接线模式应用比较广泛,但有些地方线路联络数过多,负荷的转移过程操作复杂,不利于配网自动化的实施。个别地区习惯采用经开闭所供电模式,开闭所电源进线普遍采用两回路。开关站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单电源进线,影响了开闭所供电可靠性;开闭所电源进线为其它开闭所出线或非主干线路,截面较小,不能完全转带负荷。
随着配电网网格化管理及运行的推广及普及,我国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还沿袭着传统的中压接线模式,使得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普遍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四边形中压接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格数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格数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2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行星架
- 下一篇:一种带有吸废机构的菌粉制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