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高耐腐蚀性的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66145.6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宏;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万华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24;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碳酸酯 生产 用高耐 腐蚀性 钢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高耐腐蚀性的钢结构,包括搅拌桶、电机和盖子,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支架和搅拌桶的内壁与搅拌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拌杆,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水平方向形成90度的夹角,通过设置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夹角90度的设计,能够给聚碳酸酯和固化剂水平方向搅拌的力,旋转叶片的设置,能够给聚碳酸酯和固化剂一个竖直方向的旋转作用力,让聚碳酸酯和固化剂的搅拌混合更充分,多个刮板的设置起到对搅拌桶内壁粘黏的聚碳酸酯和固化剂起到刮除作用,以达到能充分对聚碳酸酯搅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碳酸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高耐腐蚀性的钢结构。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燃BI级,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
中国专利CN209490753U所公开的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混合搅拌装置,该装置搅拌杆上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与具有内螺纹的搅拌盘连接,熔融态的聚碳酸酯流入搅拌桶后,驱动搅拌杆来回旋转,搅拌盘将沿搅拌杆轴向往复移动,熔融的聚碳酸酯将从搅拌盘的通孔内来回移动实现搅拌,但是该装置由于设计结构单一,不能对聚碳酸酯充分搅拌,从而导致生产的聚碳酸酯质量低的问题,为此,设计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高耐腐蚀性的钢结构,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高耐腐蚀性的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混合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结构单一,不能对聚碳酸酯充分搅拌,从而导致生产的聚碳酸酯质量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碳酸酯生产用高耐腐蚀性的钢结构,包括搅拌桶、电机和盖子,所述搅拌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设置有螺栓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支架和搅拌桶的内壁与搅拌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拌杆,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水平方向形成90度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位于第一搅拌杆的底部。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另一端与搅拌桶的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叶片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传动板。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盖子的内壁通过设置有螺纹槽与螺纹环螺纹连接,所述搅拌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转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刮板、旋转叶片和传动板的材质均为铬金属,所述搅拌桶、转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刮板、旋转叶片和传动板的外壁喷涂有耐腐蚀涂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旋转叶片转动,对聚碳酸酯和固化剂进行搅拌,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夹角90度的设计,能够给聚碳酸酯和固化剂水平方向搅拌的力,旋转叶片的设置,能够给聚碳酸酯和固化剂一个竖直方向的旋转作用力,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同时的作用力,能够让聚碳酸酯和固化剂的搅拌混合更充分,多个刮板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带动下,既能对搅拌桶内壁粘黏的聚碳酸酯和固化剂起到刮除作用,又能增大搅拌杆和聚碳酸酯的接触面积,起到辅助搅拌的效果,搅拌完成后,传动板在旋转叶片的带动下,能够起到辅助出料的效果,避免聚碳酸酯残留在搅拌桶的内壁,以达到能充分对聚碳酸酯搅拌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万华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万华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6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还原渣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防水配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