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藻的设施内规模化周年生产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2404.X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1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智刚;赵昕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A01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藻 设施 规模化 周年 生产技术 | ||
本实用新型为海藻的设施内规模化周年生产技术。针对以往的海藻人工栽培,劳动强度大,管理难,现有的人工设施池内栽培技术不成熟,不能规模化周年生产等种种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藻的设施内规模化周年生产技术,在雾室设施内,采用科学的立体化布局,将固定有海藻苗的绳锁或固定有藻苗的其他附着物,置于光照、水肥、气肥充足的雾室环境中悬空垂吊栽培。由于呼吸作用旺盛,代谢效率高,加快了矿物质营养的吸收速度,促进了光合积累,使生物量形成加快,达到丰产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及高效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海藻的设施内规模化周年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海藻的种类很多,有我们常见的品种,例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海葡萄及龙须菜等江蓠属海藻等等,也有众多我们尚未知晓的种类。由于海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包括蛋白质、多糖类、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常作为美食供人们食用,还可以提取有效活性成分用做工业原料,由于以往对海藻在自然界中获取的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因此人工养殖方式已存在了多年,海藻的培育,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现有的人工栽植方式,也只是在适宜的海域,多投入了一些种苗、人工,而且劳动强度大,管理难,极易因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造成损失,以往的人工养殖常因环境限制而导致光照不足,氧料缺乏而影响生长,投入产出比不理想;另外由于工农业污染、船舶泄漏,以及放射性核废水入海事件等,导致水产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近年也有人尝试着在陆地设施池内养殖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品种,例如海葡萄、裙带菜、江蓠属海藻及观赏海藻,也都是模仿自然状态进行培育,至今仍都处在试验阶段,栽培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不能实现全面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由于以往的海藻人工养殖,劳动强度大,管理难,现有的人工设施池内栽培技术不成熟,不能实现全面推广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藻的设施内规模化周年生产技术:在厂房或温室设施内,采用科学的多维立体化布局,设置架空悬索或索道系统,将固定有海藻苗的绳锁或固定有藻苗的其他附着物,按合理的行距悬空垂吊于设施内的架空索道上,作物以移动或固定的方式栽培,在设施上部及其他合适位置,以矩阵排列方式设置的气雾喷淋系统,不间断的喷淋经调配的海水营养液,形成高湿的雾室生长环境(雾室技术源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用于无性繁殖不易生根的园林苗木,是将枝条置于光照、空气充足且高温高湿的雾室环境中,能快速形成愈伤组织,进而生根,发育成完整植株,完成快繁目的,在后来被更高效的组培方式取代。近年又出现了陆生果蔬的气雾栽培,它是把陆生植物的根系悬吊,置于气雾环境中生长的一种栽培模式),多维立体的设置植物灯光源并在合适位置设置气肥装置,将海藻的整个生长期置于这种雾室中离水栽培,对其不间断的实施光照培养,喷淋后的余水汇入循环给水系统;整个栽培系统的运行,是由智能程序控制系统完成的,通过多种传感器所回传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系统指令各执行单元完成各项操作;所述系统设应急供电设备,以备不时之需;雾室设施内,采用架空索道移动式离水栽培的海藻,其生长由小到大都以适宜的速度在行进中完成,应用这种方式,可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分区域作业,由于海藻具有极强的再生特性,收获过程可以像割韭菜一样留茬采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藻的设施内规模化周年生产技术的示意图:
1为厂房设施 2为架空悬索或索道系统 3为藻苗附着物
4为气雾喷淋系统 5为植物灯光源 6为气肥装置
7为循环给水系统 8为多种传感器 9为智能程控系统
10为应急供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智刚;赵昕,未经王智刚;赵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2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向轴承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管理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