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2022.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易康;於扬栋;朱权;王雷杰;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30;H01F27/24;H01F27/29;H01F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电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电感器。所述薄膜电感器包括线圈支撑板,所述线圈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支撑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线圈支撑板两侧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有导电材料以使所述线圈支撑板两侧的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线圈的表面盖设有磁性材料片,所述线圈支撑板、所述线圈及所述磁性材料片形成电感器主体,所述电感器主体的两端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感器主体两端的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线圈支撑板两侧的所述线圈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电感量大的薄膜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电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器件小型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感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基础无源器件,在电子系统中十分重要。电感器一般根据制造工艺来区分,常用的电感器有叠层电感、一体式成型电感、绕线式电感以及薄膜电感,四种电感各有优势。现有的电感中,要么结构复杂,尺寸较大,要么电感量小。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电感量大的薄膜电感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膜电感器,包括线圈支撑板,所述线圈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支撑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线圈支撑板两侧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填充有导电材料以使所述线圈支撑板两侧的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线圈的表面盖设有磁性材料片,所述线圈支撑板、所述线圈及所述磁性材料片形成电感器主体,所述电感器主体的两端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感器主体两端的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线圈支撑板两侧的所述线圈电连接。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磁性材料片为软磁合金片。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线圈呈螺旋状,包括位于螺旋内部的内端,以及位于螺旋外部的外端,所述内端用于与另一所述线圈连接,所述外端用于与所述电极连接。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线圈的主体宽度。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内端为圆形。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端穿出至所述电感器主体的表面,以使所述线圈与所述电极连接。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线圈支撑板两侧的所述线圈重叠设置,以使所述线圈支撑板两侧的所述线圈耦合以增加电感量。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电感器主体为矩形,所述线圈呈矩形螺旋状。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线圈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填充有磁性材料。
作为上述薄膜电感器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线圈支撑板上与所述电极对应的两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中填充有磁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线圈支撑板作为支撑,在线圈支撑板的两侧设置线圈,设置线圈支撑板便于安装线圈以及便于整体结构的组装设计,在线圈上设置磁性材料片,并在由线圈支撑板、线圈以及磁性材料片形成的电感器主体两端设置电极来形成薄膜电感器,使得薄膜电感器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电感量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薄膜电感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薄膜电感器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线圈支撑板两侧的线圈重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线圈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线圈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2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盾构隧道掘进机钻头
- 下一篇:一种燃气透平叶片及其凹槽叶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