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1412.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2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德;赵秀方;徐艳艳;张意;丰丹丹;张誉文;蒋丽微;舒敏娣;张鹏;许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东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慧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63 | 代理人: | 朱小燕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微粉 粒度 分布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包括密度检测仪,所述密度检测仪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密度检测仪两侧均设置有圆轴,且圆轴上方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下方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轴一侧设置有透明盖,所述透明盖一侧设置有盖板开关,且盖板开关下方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下方设置有底座,且底座上方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方设置有承重座,且承重座两侧均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方设置有卡座,且卡座上方安装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上方设置有材料容器,且材料容器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入料口。该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中,装置安装有提手,可以对该装置进行运输,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微粉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硅微粉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它具备耐温性好、耐酸碱腐蚀、导热系数高、高绝缘、低膨胀、化学性能稳定、硬度大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用于化工、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随着高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就需要一种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
但是目前使用的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无法有效对装置进行携带运输,并且在使用后无法有效的对内部的材料进行收集,同时维护与更换零件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无法有效对装置进行携带运输,并且在使用后无法有效的对内部的材料进行收集,同时维护与更换零件十分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包括密度检测仪,所述密度检测仪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密度检测仪两侧均设置有圆轴,且圆轴上方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下方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轴一侧设置有透明盖,所述透明盖一侧设置有盖板开关,且盖板开关下方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下方设置有底座,且底座上方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方设置有承重座,且承重座两侧均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方设置有卡座,且卡座上方安装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上方设置有材料容器,且材料容器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下方设置有引导管,且引导管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下方一侧设置有螺纹推杆,且螺纹推杆一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下方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固定杆与密度检测仪螺纹连接,且挡板以密度检测仪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提手通过圆轴与密度检测仪构成旋转结构,且提手与挡板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承重座通过缓冲弹簧与底座构成升降结构,且承重座通过滑道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座为“凹”形结构,且海绵垫以卡座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入料口通过转轴与引导管构成旋转结构,且引导管呈向下45°设置。
优选的,所述推板通过螺纹推杆与密度检测仪螺纹连接,且推板与材料容器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通过在该装置中通过圆轴安装有提手,可以对该装置进行运输,便于携带,并且可以通过挡板进行提手位置的固定,防止提手对装置造成影响;
2、该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通过在该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入料口,可以同时进行材料的放入,并且在材料容器下方设置有收集箱,可以将检测之后的材料通过出料口收集起来,方便清理;
3、该硅微粉粒度分布检测装置,通过在该装置的外侧在有透明盖,可以在放入材料时进行观察,并可以打开透明盖对内部的零件进行维护与更换,位置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东海研究院,未经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东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1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水路冷却冲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环型拓扑的风机运行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