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声波监控的直埋供热管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32632.0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0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王保民;杨豫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波 监控 供热 管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声波监控的直埋供热管道系统,包括直埋供热管道系统中的直埋供热管道以及管道系统设备上均设置有声波传感器,所述声波传感器通过声波信号传输线缆或声波信号传输网络连接,还包括声波数据分析平台;所述声波传感器将直埋供热管道、管件、压力设备以及过滤器的声波信号经过声波信号传输线缆或网络,实时在线传输至声波数据分析平台,声波数据分析平台中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有声波传感器监测到的声波信号;将声波传感器与直埋管道、阀门、法兰、膨胀器等管道设备耦合的管道系统,为直埋供热管道设备的泄漏检测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有利于提高直埋供热管道运行状态监测实时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埋供热管道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声波监控的直埋供热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供热管网建设的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直埋敷设方式具有节约能源、造价低、占地少、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当直埋管道发生泄漏,漏点位置确认难度大、停热时间长、抢修成本高,若漏点不能及时发现还易造成影响公共安全的恶性事故。
为了确保供热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热管网管理效率,推广实现供热管网的智能化运行监测和精确化泄漏检测技术已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参考直埋供热管道运行监测与泄漏检测技术探讨,区域供热2016.5期、专利文献1:CN105782728A以及专利文献2:CN105784287B。
目前,直埋供热管道常用的泄漏检测方法有人工巡检法、流量法、压力法、直埋预警线监测法、光纤泄漏在线监测法等,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比较复杂,在确定管道泄漏时误差比较大。因此,国内外都出现了一些采用声学方法来检测管道的泄漏的监测设备和方法,管内听音的声学检测方法对管道泄漏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误差小和检测频率范围广等优点。但目前的声波检测方法存在着设备或传感器安装困难,检测噪音干扰大,声波检测相关设备和监测系统价格昂贵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声波监控的直埋供热管道系统,将声波传感器与直埋管道、阀门、法兰、膨胀器等管道设备耦合的管道系统,为直埋供热管道设备的泄漏检测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声波监控的直埋供热管道系统,包括直埋供热管道系统中的直埋供热管道以及管道系统设备上均设置有声波传感器,所述声波传感器通过声波信号传输线缆或声波信号传输网络连接,还包括声波数据分析平台;所述声波传感器将直埋供热管道、管件、压力设备以及过滤器的声波信号经过声波信号传输线缆或网络,实时在线传输至声波数据分析平台,声波数据分析平台中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有声波传感器监测到的声波信号。
所述声波传感器加装在现有的直埋供热管道、管件、压力设备以及过滤器上,所述直埋供热管道的管道系统设备包括直埋供热管道、阀门、流量计、弯头、三通、变径管、膨胀器、法兰、换热器以及过滤器。
所述声波传感器根据管道设备结构,在新的管道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直接在所述直埋供热管道及管道系统设备的任意一种或组合中安装声波传感器。
所述声波传感器包括听音器、拾音器、微小位移电信号声音传感器、表面声波传感器、动态压力传感器、声波频率传感器、声波声压传感器、声波声强传感器、声波声功率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所述表面声波传感器包括瑞利波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切向水平板模传感器、兰姆波传感器或乐甫波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所述声波传感器带有ID编码,所述ID编码与所述声波传感器所在地理位置的地理信息编码对应。
所述声波传感器设置在金属管道外壳外表面和供热管道保温层之间,所述声波传感器用于监测管道泄漏和振动。
所述直埋供热管道上1公里内设置1至2个声波传感器,在管件的典型位置以及管件与管道连接处加装声波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2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施工埋管放线装置
- 下一篇:鼻罩及呼吸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