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心脏瓣膜持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1203.1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代忠伟;荀飞;时兰兰;支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心脏 瓣膜 持瓣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造心脏瓣膜持瓣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接合柱以及环形的持瓣盘,持瓣盘套装在接合柱上并与接合柱滑动相连;接合柱包括柱体以及位于柱体尾端处的挡片,柱体首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接块,柱体上设置有当持瓣盘移动至柱体尾端处时限制持瓣盘向柱体的首端方向移动的限制件;持瓣盘包括环形的且套装在柱体上的主体部以及多个持瓣臂,主体部的内孔孔壁上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包括连通主体部轴向两端端面的卡入部以及位于卡入部一侧并与卡入部相连通容纳部,持瓣盘位于接合柱首端处时,卡接块通过卡入部卡入到容纳部中。本申请具有使持瓣盘处于接合柱首端位置状态下不易从接合柱首端向尾端方向移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造心脏瓣膜持瓣器。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疾病目前是心脏病的主要种类之一,瓣膜疾病可以导致心脏重大功能障碍并且最终需要用人工心脏瓣膜替换自体心脏瓣膜。心脏瓣膜主要分为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三尖瓣以及二尖瓣。其中人造心脏瓣膜又叫僧帽瓣,如同一个左房和左室之间的“单向活门”,保证血液循环由左心房一定向左心室方向流动和通过一定的血流量。对于多数需要更换心脏瓣膜的病人,大都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将人工心脏瓣膜植入体内。
在人造心脏瓣膜临床植入过程中,为了防止人造心脏瓣膜的瓣角与组织发生干涉而影响手术效果和/或手术进程,在植入前需将瓣膜的三个瓣角收起,这也是瓣膜人工心脏瓣膜持瓣器的作用之一。目前临床使用的人工心脏瓣膜持瓣器一般设计为具有能实现轴向推收紧线的结构来收起瓣角。
现有的人工心脏瓣膜持瓣器包括与人工心脏瓣膜缝合固定一起的持瓣盘以及穿过持瓣盘并与持瓣盘滑动相连的接合柱,接合柱与连接三个瓣角的缝线相交叉的部位相对,通过推动接合柱从而推动连接瓣角之间的缝线从而使瓣角收齐。
持瓣盘与接合柱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两个位置状态,持瓣盘的第一个位置状态为:持瓣盘卡固在接合柱的首端处,在此状态下将持瓣盘与人造心脏瓣膜缝合在一起。第二个位置状态为:接合柱卡固在接合柱的尾端处,在此状态下接合柱推动连接人造心脏瓣膜的用于连接瓣角的缝线从而将人造心脏瓣膜的瓣角收起。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持瓣盘卡接在接合柱的首端处时,操作人员很容易误碰持瓣盘,从而使持瓣盘从首端向接合柱的尾端移动,最终卡固到接合柱的尾端处,造成人造心脏瓣膜持瓣器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持瓣盘处于接合柱首端位置状态下不易从接合柱首端向尾端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一种人造心脏瓣膜持瓣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人造心脏瓣膜持瓣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心脏瓣膜持瓣器,包括接合柱以及环形的持瓣盘,所述持瓣盘套装在所述接合柱上并与所述接合柱滑动相连;所述接合柱包括柱体以及位于柱体尾端处的挡片,所述柱体首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接块,所述柱体上设置有当所述持瓣盘移动至所述柱体尾端处时限制持瓣盘向柱体的首端方向移动的限制件;所述持瓣盘包括环形的且套装在柱体上的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外侧并沿着主体部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持瓣臂,所述主体部的内孔孔壁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包括连通主体部轴向两端端面的卡入部以及位于卡入部一侧并与所述卡入部相连通容纳部,所述持瓣盘位于所述接合柱首端处时,所述卡接块通过卡入部卡入到所述容纳部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持瓣盘位于柱体的首端位置处时,位于柱体首端上的卡接块通过卡入部卡入到容纳部的中,当卡接块卡入到容纳部中的时候,能够对持瓣盘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使持瓣盘不能沿着柱体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有效的降低操作人员对持瓣盘误操作,使持瓣盘向柱体的尾端方向移动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朝向柱体的首端的一端呈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持瓣盘与人造心脏瓣膜缝合在一起的时候,便于使主体部伸入到人造心脏瓣膜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1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