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03491.X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鹏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灌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涉及球囊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壳,保护壳的外壁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封堵块,且封堵块的外壁轴线处均连通设置有封堵气囊,保护壳的外壁套设有挤压气囊,且挤压气囊的外壁轴线处向外延伸连通设置有突出气囊,突出气囊的横截面呈半球。该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通过辅助加压气囊、灌注环、灌注管和封堵气囊,可以实现对病灶位置进行稳定药物注射,方便血管进行药物的吸收,进一步提高药物质量的效果,该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通过挤压气囊、突出气囊、集中箱、平衡管和保护气囊,可以避免该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工作时,因为血管受力较大导致的破裂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该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血管内疾病越来越威胁人们的健康,人类疾病死亡原因中已接近首位,主要指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血管疾病、功能性血管疾病、血管的真性肿瘤性疾病等。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对于血管内的狭窄、闭塞、瘤样扩张疾病,一般有两种主流治疗方法,一种为支架治疗,在血管发生血栓病变的位置植入支架,撑开血管,一种为减容治疗,将堵塞血管的血栓斑块切碎抽至体外。
部分年龄段的人,应用将堵塞血管的血栓斑块切碎抽至体外所造成的创伤比较难以愈合,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选择球囊扩张治疗,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受制于病人的血管的脆弱程度不同,部分病人是无法做球囊扩张,一旦操作不当,病人的血管极有可能会造成破损,造成大出血,其次是因为血液的不停流动,对于灌注病灶的药物的血药浓度,会很快降低,造成质量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通过辅助加压气囊、灌注环、灌注管和封堵气囊,可以实现对病灶位置进行稳定药物注射,方便血管进行药物的吸收,进一步提高药物质量的效果,通过挤压气囊、突出气囊、集中箱、平衡管和保护气囊,可以避免该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工作时,因为血管受力较大导致的破裂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该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外壁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封堵块,且封堵块的外壁轴线处均连通设置有封堵气囊,所述保护壳的外壁套设有挤压气囊,且挤压气囊的外壁轴线处向外延伸连通设置有突出气囊,所述突出气囊的横截面呈半球状,所述突出气囊的外壁一侧套设有缓冲壳,且缓冲壳的外壁轴线处开设有多个挤压口,并且缓冲壳的内壁贴合于突出气囊的外壁处,多个所述挤压口与突出气囊相互匹配,所述保护壳的外壁套设有多个灌注环,且多个灌注环的圆周表面均连通设置有多个灌注管,多个所述灌注管远离灌注环的一端均向内凹陷设置。
为了提高该装置的灌注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嵌设有灌注箱,且灌注箱的外壁一侧中心处连通设置有供料管,并且灌注箱的外壁一侧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有多个辅助加压管。
为了提高该装置的灌装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优选的,所述供料管的一端通过阀门连通设置于外部药品灌注装置,多个所述辅助加压管的外壁黏合设置于挤压气囊的外壁处,多个所述辅助加压管呈水平状设置。
为了提高该装置的工作安全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优选的,所述缓冲壳的外壁黏合设置有保护气囊,且保护气囊的内侧包裹设置于突出气囊的外壁处。
为了提高该装置的保护性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优选的,所述保护气囊与封堵气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保护气囊远离保护壳的一端横截面呈圆弧状。
为了提高该装置的启动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嵌设有集中箱,且集中箱的外壁一侧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有平衡管,所述平衡管的一端连通设置于挤压气囊的内侧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球囊灌注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鹏,未经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3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检修的PE管道井盖板
- 下一篇:一种手机屏幕保护膜的固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