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助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97375.1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1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莉君;王旭;张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顺县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N1/18;A6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43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助眠装置,包括助眠枕,助眠枕内部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上设置多个呈矩形阵列布置的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撑杆,所述撑杆贯穿助眠枕顶部;所述助眠枕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于撑板的两侧,撑杆外与撑板顶面间设置有压簧,所述助眠枕内底部位于撑板中心下方设置有涡轮蜗杆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乳胶垫体相互拼接成整体的平面,利用各撑板可活动的性质,使不同于头部接触的垫体下移相应的距离,形成与患者头部较吻合的轮廓形状,对于患者枕位更加舒适,有利于其入眠;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撑板同步带动压簧、撑杆等移动,可适应不同患者的枕位高度需求,实现了枕高的快速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理疗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内科助眠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患者通常精神和躯体功能衰弱,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常伴情绪紧张、紧张性头痛和睡眠障碍等心理生理症状,尤其以睡眠质量极差为主,长期的低质量睡眠导致神经衰弱患者病情难以康复甚至愈发严重。因此神经内科医师常通过头部按摩、香薰等方式降低患者神经压力,使其更易入眠。
但普通的按摩方式时效有效,对医师的精力消耗也较大,而神经科室患者的睡眠环境与其它普通病床相比并无明显针对性的改进,对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的帮助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助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助眠装置,包括助眠枕,助眠枕内部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上设置多个呈矩形阵列布置的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撑杆,所述撑杆贯穿助眠枕顶部;所述助眠枕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于撑板的两侧,撑杆外与撑板顶面间设置有压簧,所述助眠枕内底部位于撑板中心下方设置有蜗轮蜗杆升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眠枕一侧还设置有药液雾化器,所述药物雾化器上设置雾化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液雾化器上还设置有电极理疗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撑杆顶端固定设置有乳胶材质的垫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蜗轮蜗杆升降机构包括主动蜗杆、蜗轮和升降蜗杆,其中,所述主动蜗杆与助眠枕连接,所述升降蜗杆连接于撑板底部中心,升降蜗杆与主动蜗杆分别连接蜗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蜗杆延伸至助眠枕外部,并在其端部设置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撑板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眠枕外表面设置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乳胶垫体相互拼接成整体的平面,该平面作为对患者头部支撑的枕体,当头部枕于其上后,利用各撑板可活动的性质,使不同于头部接触的垫体下移相应的距离,形成与患者头部较吻合的轮廓形状,这样使枕体与患者头部更贴合,对于患者枕位更加舒适,有利于其入眠;
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撑板同步带动压簧、撑杆等移动,使撑杆高度实现调节,这样可适应不同患者的枕位高度需求,实现了枕高的快速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顺县人民医院,未经富顺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7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管廊管道移位光纤检测上报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产品收购记录展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