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损船机SCR反应器进口导流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7240.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7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瑜;郭江峰;李冰;龚灵华;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损船机 scr 反应器 进口 导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流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低压损船机SCR反应器进口导流器装置,包括外导流环、中导流环、内导流环,所述外导流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导流锥,所述外导流锥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外过渡段,所述内导流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中心导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层结构使得合拢管输入的高速气流在反应器截面径向上再分配,从而提高气速在反应器截面分布的均匀性,降低合拢管到反应器入口封头的突扩结构对气流分布的不利影响,提高SCR反应器紧凑程度,导流环直边段和导流锥段中间的圆滑过渡段有效减少气流拐弯时局部逆压梯度引起气体回流造成的摩擦损失,反映在宏观上即所述导流器引起的压损较小,较无圆滑过渡段减少3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损船机SCR反应器进口导流器装置。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作为一种烟气脱硝技术,成为船用柴油机尾气脱硝处理的主流技术,法规愈加严格加上船上空间限制,对SCR反应器脱硝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求催化剂效率更高,另一方面要求尾气在紧凑的SCR反应器内更加均匀的分布到催化剂截面上。
船机SCR系统存在一些拐弯、变径位置,尤其是从合拢管到反应器入口的突扩结构会造成催化剂截面“中心高四周低”的气速分布。如果舍弃突扩结构,采用自然扩张连接合拢管和反应器,则扩张段长度是船机SCR系统无法接受的,为此提出一种低压损船机SCR反应器进口导流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损船机SCR反应器进口导流器装置,具备气速分布均匀,减小压损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损船机SCR反应器进口导流器装置,包括外导流环、中导流环、内导流环,所述外导流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导流锥,所述外导流锥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外过渡段,所述内导流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中心导流板,所述中心导流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筋。
精选的,所述外导流环、中导流环、内导流环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外导流环、中导流环、内导流环为同轴心且直径值依次减小,形成内外相套结构,所述外导流环外侧的支撑板与合拢管固定连接。
精选的,所述中导流环和内导流环的顶端分别安装有与外导流锥对应的中导流锥和内导流锥,且中导流锥和内导流锥的顶端分别安装有与外过渡段对应的中过渡段和内过渡段。
精选的,所述支撑板和支撑筋为多边异形结构,且支撑板和支撑筋的两条边分别焊接与所连接的外导流环、中导流环、内导流环之间和内导流锥和中心导流板之间。
精选的,所述支撑筋的另一端与内导流锥固定连接,且支撑筋的数量与支撑板的数量都为四个且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层结构使得合拢管输入的高速气流在反应器截面径向上再分配,从而提高气速在反应器截面分布的均匀性,降低合拢管到反应器入口封头的突扩结构对气流分布的不利影响,提高SCR反应器紧凑程度,导流环直边段和导流锥段中间的圆滑过渡段有效减少气流拐弯时局部逆压梯度引起气体回流造成的摩擦损失,反映在宏观上即所述导流器引起的压损较小,较无圆滑过渡段减少30%以上。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支撑板将三层结构连接起来,从而使得装置在组装维护上都更加的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同时在将外导流环、中导流环、内导流环层层包裹,使得结构之间的受力层层减小,有效的减小了结构的损耗,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各导流筒上圆滑过渡段能够有效减少气流折流时局部逆压梯度引起的气体回流造成的摩擦损失,从而减少系统压损,提高能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7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装置
- 下一篇:医用新型防渗漏引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