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3386.4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谭光迁;翟蓬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博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10 | 分类号: | A24F40/10;A24F40/42;A24F40/46;A24F40/40;A24F40/85;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校丽丽 |
地址: | 527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结构,属于雾化装置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雾化器中由于需要使用胶水固定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所述雾化器结构包括雾化器本体和设置在雾化器本体底端的雾化器底座;雾化器底座用于固定雾化器本体;雾化器本体包括吸嘴、中心杆和第一套筒;吸嘴设置于中心杆的顶端,且与中心杆一体成型;第一套筒套设于中心杆外围,第一套筒与中心杆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构成储油仓,储油仓用于盛放烟油;吸嘴可封堵第一套筒的顶端;雾化器底座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的相互靠近的端部抵靠;第二套筒的内侧壁与雾化器底座的外侧壁铆压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结构,属于雾化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雾化吸入是目前进行呼吸道治疗和肺部护理最有效的方式。
电子雾化器是将雾化液采用高温、高压或超声等方式进行雾化的设备。现有的电子雾化器中,吸嘴组件和雾化组件通常是相互分离的两个部件,而雾化组件中的中心杆和套设在其上的套筒一般使用UV胶水进行固定,使用胶水固定后,胶水位置处会产生气泡以及胶水发黄的现象,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结构,能够解决现有雾化器中由于需要使用胶水固定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结构,包括雾化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雾化器本体底端的雾化器底座;所述雾化器底座用于固定所述雾化器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吸嘴、中心杆和第一套筒;所述吸嘴设置于所述中心杆的顶端,且与所述中心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中心杆外围,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心杆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构成储油仓,所述储油仓用于盛放烟油;所述吸嘴可封堵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所述雾化器底座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筒的相互靠近的端部抵靠;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与所述雾化器底座的外侧壁铆压连接。
可选的,所述中心杆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中心杆底端的外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与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壁卡接。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材质为隔热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二套筒为胶圈。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底座的材质为金属。
可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材质为玻璃。
本实用新型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结构,通过设置吸嘴与中心杆一体成型,然后在中心杆外套设第一套筒,利用吸嘴限定第一套筒的顶端位置,利用雾化器底座上套设的第二套筒限定第一套筒的底端位置,这样使得第一套筒位置固定,从而不需要与中心杆之间使用胶水进行固定,因而避免了胶水的使用,减少了装配次数,节省了用户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1、雾化器底座;12、吸嘴;13、中心杆;14、第一套筒;15、第二套筒;16、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博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博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3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