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具装置及设备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80249.5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5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格;范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65/52;E05B49/00;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蔷 |
| 地址: | 510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具装置及设备柜,包括:识别机构;驱动机构,与所述识别机构电连接,包括用于驱动锁杆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驱动件;锁杆机构,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锁杆机构包括锁舌;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锁舌配合的锁槽;保持机构,包括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用于将所述锁杆机构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保持件用于将所述锁杆机构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的锁具装置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无需使用钥匙开锁,同时,当在柜门临时闭合时不会自动上锁,当再次打开柜门时,可直接打开,从而柜门在开锁后可重复多次开合,待用户需要上锁时,通过人为上锁,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具装置及设备柜。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柜门锁几乎都是通过机械钥匙锁的形式,当同一台设备的锁具较多,或用户需要同时管理多台设备时,常因钥匙较多而导致用户经常出现频繁试开钥匙或钥匙丢失的情况,从而使设备使用不便,且影响工作效率。并且,当用户开锁后经常只是需要临时合上柜门,无需闭锁,方便再次打开柜门,但传统的智能终端的锁具通常在柜门合上后自动上锁,如果再次打开柜门,则需重新使用钥匙才能再次打开,开合门需要用到钥匙的次数较多,浪费时间和不必要的操作,进一步影响了设备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用户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设备柜常因钥匙较多而导致用户经常出现频繁试开钥匙或钥匙丢失的情况,从而使设备使用不便,且影响工作效率;并且,锁具通常在柜门合上后自动上锁,如果再次打开柜门,则需重新使用钥匙才能再次打开,开合门需要用到钥匙的次数较多,浪费时间和不必要的操作,进一步影响了设备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用户的工作效率的不足,提供一种锁具装置及设备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锁具装置,包括:
识别机构,用于识别闭锁指令或开锁指令;
驱动机构,与所述识别机构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锁杆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驱动件;
锁杆机构,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锁杆机构的运动轨迹包括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杆机构包括锁舌;
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锁舌配合的锁槽;当所述锁杆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槽内,当所述锁杆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槽;
保持机构,包括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用于将所述锁杆机构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保持件用于将所述锁杆机构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技术方案的锁具装置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无需使用钥匙开锁,同时,当在柜门临时闭合时不会自动上锁,当再次打开柜门时,可直接打开,从而柜门在开锁后可重复多次开合,待用户需要上锁时,通过人为上锁,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提升工作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以电磁机构为例,当使用本技术方案的锁具装置于柜体上,假设本技术方案的锁具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锁杆机构位于第一位置,锁舌位于锁槽内,即处于闭锁状态;当需要开锁时,通过识别机构识别用户的开锁指令,当识别到开锁指令时,使电磁机构短暂通电,驱动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锁杆机构运动至第二位置,使锁舌脱离锁槽,即实现开锁;并且在开锁后,通过第二保持件持续将锁杆机构保持于第二位置,故当开锁后,若无重新提供闭锁指令,那么柜门临时闭合时不会自动上锁,当再次打开柜门时,可直接打开,从而柜门在开锁后可重复多次开合,而无需每次开柜门都需重新识别开锁指令。
当需要闭锁时,通过识别机构识别用户的闭锁指令,当识别到闭锁指令时,使电磁机构短暂通电,驱动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锁杆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使锁舌位于锁槽内,即实现闭锁;并且在闭锁后,锁杆机构在第一保持件的作用下,持续位于第一位置,使断电情况下,锁具装置始终处于闭锁状态,使柜门无法打开,从而实现柜门的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0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切条机
- 下一篇:一种旧沥青混凝土回收用破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