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件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9972.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乾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骄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徐仰贵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成型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薄壁环形件的成型装置,该结构包括:固定座,与固定座可活动连接的驱动辊和型辊,以及驱动部,型辊嵌套在驱动辊的内腔,驱动部通过驱动辊与型辊驱动的连接,还包括沿型辊的径向作进给运动的芯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件的成型装置,解决了薄壁的环形件成形困难的问题,实现薄壁环形件的生产,解决塑性失稳的难题,突破对薄壁件壁厚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件的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薄壁的环形件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环形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交通、船舶、兵器、冶金等许多工业领域。目前环形件的生产工艺主要是采用轧制。环形件轧制主要在立式辗环机或卧式辗环机上进行,环形件轧制是轴承环、齿轮环、法兰环及航空发动机机匣、燃机密封环等各类无缝环形件的主要制造技术。
目前环形件成形方式有四种:马架扩孔、轧机碾轧成形、辗轧后再进行校形以及闪光焊接成形,其中:
马架扩孔,利用马架和马棒等简易工装,对制取的环坯进行局部变形,使得环坯外径不断长大,壁厚不断减小的自由锻环锻件生产工艺;
环件轧制成形,又称为环件辗扩,借助环件轧制设备使环件产生连续局部塑性变形,进而实现径向壁厚减小、内外直径扩大、截面轮廓成形的塑性加工工艺,环件轧制时驱动辊作旋转轧制运动,芯辊作径向直线进给运动,定心辊在环件外圆周施加力实现定心,端面轧辊作旋转端面轧制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保持环件端面处于水平状态;
闪光焊环件,采用挤压型材作为材料,对型材进行弯曲,然后对拟焊接部位的接头进行整形,采用专用的闪光焊机进行对接焊,对接焊后的环件形状圆度不规整,采用胀形机对环件进行胀形校圆。
然而,以上的加工工艺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马架扩孔的方式进行成形,由于靠外径区域连续锤击,环件有一定程度的锤花印,环件的尺寸精度无法精确控制,易出现椭圆,产品从锻件到粗加工的工艺余量较大;
立式或卧式辗环机生产,主辊、定心辊与环件为外切圆接触,由于定心辊在环件外圆周施加压力,存在环件刚度条件所要求的最小环件壁厚,当不满足最小环件壁厚要求时,环件受塑性失稳而被压椭圆或压扁。(书籍《环件轧制理论和技术》第二章第一节);
马架扩孔或辗环机生产异形截面环件时,环件壁厚减小的同时伴随着环件内外直径扩大,对于复杂异形截面环件,必须要有充分的变形量才能实现截面材料流动充填,因此对于薄壁环件和中小型环件不易实现复杂异形截面环件的生产;
采用胀形机进行胀形内圆或工装收外圆,主要是提高内径或外径的尺寸精度,由于校形过程变形量较小,且为单向变形,难以改善异形环局部区域未填充情况;对环件胀形或收外圆,环件从工装模具取出后出现回弹量现象,因此尺寸精度的控制仍存在一定的限制;
闪光焊接成形,虽然可以生产壁厚较薄的环件,需采用特定的型材经弯曲后闪光对焊再胀形校圆,闪光对焊区域的组织和性能与本体存在一定的差距。
综上分析可知,现有技术中针对壁厚较薄的环形件成形均存在不同的问题,且对环形件成形后的壁厚均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最小壁厚为20mm,而且加工的精度较难保证,加工余量多,易出现椭圆、喇叭口等缺陷,成型后的环形件一致性差。与此同时,针对环形件而言,采用闭式结构成形时,由于结构的限制,直接导致外形为不规整的异形环形件无法取出。现有技术环形件成形过程中,壁厚减薄、异形环局部挤压填充和直径长大是同时发生的,需要足够的变形量才能实现异形环局部区域材料的完全填充,因此异形环的复杂程度受到限制。
因此,亟需一种环形件的成型装置,用以解决薄壁的环形件成形困难的问题,实现各种材料薄壁环形件的生产,解决塑性失稳的难题,突破对薄壁件壁厚的限制,实现全接触闭式轧制,确保异形环件的成形精确,减少薄壁环形件工艺余量,能够实现复杂异型截面各部位材料的充分填充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不规整外形的异形环成形后无法取出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骄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骄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9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枪柜装置
- 下一篇: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