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7455.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2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庄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3 | 分类号: | B63C9/13;B63C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2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救生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所述救生圈的正面缝合有反光带,所述救生圈的正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绑缚组件。该改进型救生圈,可通过两侧背带与调节扣的设置,以及按扣对调节扣与救生圈的固定连接,使得背带和调节扣受力时可与救生圈脱离,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侧背带分别绑缚在对应侧腋下或同侧大腿跟处,进而实现站式坐式使用,进而提升使用适应性,且有效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使用安全性更佳,可通过挡杆与支杆的转动连接,以及弹簧的设置,使得挡杆与卡勾之间可形成封闭空间,进而便于与外界物件进行挂接,且可实现救生圈的并排连接使用,使用便捷性和实用性更佳,进而提升营救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型救生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救生圈。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现有技术中的救生圈在使用时,两侧不具备调节背带,进而不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侧背带分别绑缚在对应侧腋下或同侧大腿跟处,进而无法实现站式坐式使用,使用适应性差,且不可有效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安全性不佳,同时不便于与外界物件进行挂接,且不可实现救生圈的并排连接使用,影响使用便捷性和实用性,进而降低营救效果和效率,不方便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救生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救生圈在使用时,两侧不具备调节背带,进而不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侧背带分别绑缚在对应侧腋下或同侧大腿跟处,进而无法实现站式坐式使用,使用适应性差,且不可有效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安全性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所述救生圈的正面缝合有反光带,所述救生圈的内壁固接有第一加强带,所述救生圈的外壁固接有第二加强带,所述救生圈的正面上方通过弹力绳固接有哨笛,所述救生圈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尼龙绳,所述救生圈的正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绑缚组件;
所述绑缚组件包括凸块、背带、调节扣、尼龙条和按扣;
所述凸块的后端与救生圈的正面固定连接,同侧的两个所述凸块的内端通过背带固定连接,所述背带的正面安装有调节扣,所述调节扣的外端固接有尼龙条,所述尼龙条后端面通过按扣与救生圈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块和背带与反光带交替排列。
优选的,所述凸块和背带所在的位置关于救生圈呈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尼龙绳中夹杂着反光丝线。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带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杆、轴承、卡勾、圆杆、挡杆和弹簧;
所述支杆的内端通过轴承与第二加强带的外壁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外端固接有卡勾,所述支杆的外端上下两侧均通过圆杆转动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的外端与卡勾相抵紧,所述挡杆的内端通过弹簧与卡勾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勾与挡杆的接触面外侧为坡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进型救生圈,通过救生圈、反光带、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弹力绳、哨笛和绑缚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两侧背带与调节扣的设置,以及按扣对调节扣与救生圈的固定连接,使得背带和调节扣受力时可与救生圈脱离,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侧背带分别绑缚在对应侧腋下或同侧大腿跟处,进而实现站式坐式使用,进而提升使用适应性,且有效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使用安全性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7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