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的进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0848.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4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唐云红;陶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高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绕线机 线装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的进线装置,涉及电机转子绕线机的技术领域,改善了铜线用尽时需宕机进行更换铜线的问题,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均套设有滑块和压缩弹簧,且相邻两个滑槽中,压缩弹簧分别设置于滑块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轮,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更换铜线时将铜线固定的固定组件,同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进线装置的进线端。本申请能够在线筒中的铜线用尽时,不需要停机就能够对线筒进行更换,节省了宕机部分的时间,提高电机转子绕线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转子绕线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的进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的转子一般包括转子铁芯和转子绕组,转子绕组为铜制的导电线圈,利用电池感应原理使带有导电的线圈在磁场作用下做旋转运动,因此在生产制造电机的过程中,线圈的绕制必不可少也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165595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其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供铜线绕于转子的绕线装置以及引导铜线至绕线装置的进线装置,进线装置包括固定于机体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清灰组件,清灰组件包括清理铜线灰尘的折叠毛巾以及用以夹紧折叠毛巾的固定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电机转子绕线机在工作过程中,当铜线用尽时,需要停机更换铜线再进行使用,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铜线用尽需停机更换铜线进而影响电机转子绕线机工作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的进线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的进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的进线装置,设置于电机转子绕线机的机体上,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均套设有滑块和压缩弹簧,且相邻两个所述滑槽中,所述压缩弹簧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轮,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更换铜线时将铜线固定的固定组件,同时所述固定组件(3)设置于进线装置的进线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于安装板上开设若干个滑槽,滑块能够在滑槽内沿滑杆方向移动,在压缩弹簧的驱动下,滑块位于滑杆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轮,铜线绕设于调节轮上;相邻两个滑槽中,压缩弹簧分别设置于滑块的上方和下方,使相邻两个调节轮的距离最大;正常使用时,在绕线装置的驱动下,调节轮与于滑块上转动,将铜线输送到绕线装置上;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更换铜线时将铜线固定的固定组件,当线筒中的铜线用尽时,通过固定组件将铜线固定后,通过铜线拉动调节轮驱动滑块向滑槽中心移动,使压缩弹簧压缩,利用使铜线拉直的这段时间对线筒进行更换以及将铜线末端与更换后铜线的活动端进行连接固定,使电机转子绕线机不需要宕机就能将铜线更换;松开固定组件,压缩弹簧释放弹性势能驱动调节轮向滑杆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移动,使电机转子绕线机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供铜线穿设的穿孔,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有将铜线抵接固定于穿孔内的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线穿设于穿孔内,铜线用尽时通过将旋钮旋紧,使旋钮螺纹端与铜线相抵,进而将铜线固定于穿孔内。
可选的,所述穿孔的孔壁及所述旋钮的螺纹端均具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于穿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橡胶层,铜线于穿孔内滑动时能够减少铜线表面的绝缘漆的磨损;旋钮的螺纹端设置有橡胶层,旋紧旋钮使能够减少铜线表面的绝缘漆的磨损,同时能够增大旋钮与铜线抵接时的摩擦力,使铜线固定更加牢固。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引导铜线与调节轮缠绕的第一引导轮,所述第一引导轮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高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高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0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