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智能热水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0016.0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逸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逸楠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F24H9/20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智能 热水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智能热水器电路,包括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调整管模块、定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以及电热管模块,所述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输入端连接市电电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端连接调整管模块,调整管模块连接定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定时模块连接开关控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连接继电器模块,电热管模块连接市电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添加了555定时器,且与周围元件连接成555时基电路,每加热一段时间就停止一下,防止元器件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使得热水器使用寿命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电路,具体是一种自动控制智能热水器电路。
背景技术
1988年,中国第一台真正可以洗澡的电热水器研发成功,引发了我国热水器行业的第一场变革。一时之间,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能适应任何天气变化、使用时不会产生废气、不会有中毒危险的电热水器,成了很多家庭的宠儿。电热水器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发展速度却很快,仅短短几年时间,市占率就追上了燃气热水器,双方形成了“平分天下”之势,直到现在。
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器一般都是一直给水温加热,直到水温达到了所设定的水温,这样长时间加热对相关的元器件有一定的损害,使得使用寿命减短,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智能热水器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控制智能热水器电路,包括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调整管模块、定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以及电热管模块,所述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输入端连接市电电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端连接调整管模块,调整管模块连接定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定时模块连接开关控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连接继电器模块,电热管模块连接市电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阻R1、开关S3所构成,调整管模块由三极管V1、三极管V2、电阻R2、电阻R3所构成,定时模块由集成电路U1、滑动变阻器RP1、电容C2所构成,开关控制模块由滑动变阻器RP2、温敏电阻RW、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V3、二极管D5所构成,继电器电路由继电器J1、二极管D6所构成,电热管模块由开关S1、开关S2、继电器J2、电热管X所构成,变压器W输入端连接市电电源,变压器W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D3的负极,变压器W输出端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S3,开关S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滑动变阻器RP1、即将到来U1的8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滑动变阻器RP2的滑动端、二极管D5的正极,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连接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5号引脚、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接地,滑动变阻器RP2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温敏电阻RW、集成电路U1的2号引脚,温敏电阻RW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集电极J1、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1的另一端,继电器J1的另一端接地,市电电源连接开关S1,开关S1另一端连接开关S2、继电器J2,继电器J2另一端接地,开关S2另一端连接电热管X,电热管X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J1控制开关S1,继电器J2控制开关S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为限流二极管,二极管D5为发光二极管,二极管D6为稳压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容C1、电容C2为有极性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逸楠,未经陈逸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0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