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8071.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姜献文;蒋凯;越训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高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6;B01F15/00;H01M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为双层结构,罐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杆,罐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漏斗,罐体的内套设有搅拌罐,搅拌罐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套,加热套内安装有电热丝,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盖,搅拌盖的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第一搅拌棒,罐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圆形漏斗,圆形漏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桶,出料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螺杆安装在出料管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层罐体之间安装的加热套,使正极材料在搅拌包覆时改性添加剂牢固的附着在基体材料的表面,提升正极材料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材料包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包覆技术分为干法,湿法两大类,其包覆原理截然不同,分别侧重与物理,化学过程,在干法包覆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基体与改性添加剂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混合,通过物理方法使基体材料与改性添加剂发生摩擦,碰撞,使改性添加剂均匀的包裹在基体的表面形成包覆层,达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要求,传统的干法包覆设备对基体材料和改性添加剂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完成后需要将其取出再进行加热烧结使改性添加剂稳固的附着在基体的表面,降低了正极材料额生产效率,对此需要设计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正极材料需要在包覆完成后进行加热烧结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双层结构,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杆,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漏斗,所述罐体的内套设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盖,所述搅拌盖的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棒,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圆形漏斗,所述圆形漏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桶,所述出料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出料桶相对于第二电机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安装在出料管内;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啮合连接有两个副齿轮,所述副齿轮通过固定轴固定安装在搅拌盖的底端,所述副齿轮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一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顶部相对于进料漏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加热套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与圆形漏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环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支撑脚之间呈矩阵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具有在包覆过程中进行加热烧结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具体地说:
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罐体具有双层结构,在罐体的内部套设安装有搅拌罐,在搅拌罐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套,在进行正极材料的包覆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三根搅拌棒对搅拌罐内的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基体材料与改性添加剂之间充分的混合,同时加热套内安装的电热丝能够为搅拌罐体进行加热,使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更加牢固,搅拌混合与加热烧结同步进行,提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包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高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高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8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