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井后浇板施工的模板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7930.X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6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喆;蔡昭辉;马杰;袁兵;张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井后浇板 施工 模板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井后浇板施工的模板体系,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模板面板、支撑骨架和对顶支撑系统,所述模板面板用来承载混凝土,所述支撑骨架用于给模板面板提供支撑,所述对顶支撑系统抵在管道井用来给模板面板和支撑骨架提供支撑;所述支撑骨架包括通过焊接固定的外框和井字梁。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井后浇板施工的模板体系,结构可靠:主要受力构件均采用金属型材制作,结构整体刚度大,不易损坏,施工质量好,可多次周转使用;施工方便:现场施工只需将模板面板固定在支撑骨架上即可,无需进行其他拼装作业,加固施工时仅需使用力矩扳手拧紧双向螺杆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井后浇板施工的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较大一部分住宅类建筑图纸设计中管道井楼板为甩筋后浇形式,目前施工现场的做法是吊模施工和立杆支模两种方法,但由于施工部位空间较小往往施工质量无法保证,且立杆支模需待本层后浇板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着力点进行下层模板支设,施工周期较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井后浇板施工的模板体系,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吊模施工和立杆支模两种方法的施工部位空间较小往往施工质量无法保证,且立杆支模需待本层后浇板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着力点进行下层模板支设,施工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管道井后浇板施工的模板体系,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模板面板、支撑骨架和对顶支撑系统,所述模板面板用来承载混凝土,所述支撑骨架用于给模板面板提供支撑,所述对顶支撑系统抵在管道井用来给模板面板和支撑骨架提供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骨架包括通过焊接固定的外框和井字梁。
进一步的,所述对顶支撑系统至少包括两个对顶撑杆,所述对顶撑杆包括两个钢垫板、两个支撑管和一个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为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中间是旋拧部,旋拧部的两侧是反向螺纹杆,所述支撑管内部设置内螺纹,并分别设置在双向螺杆的两侧,并与之螺纹连接;两个钢垫板分别与支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顶撑杆还包括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设置在钢垫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对顶支撑系统还包括承重座,所述承重座设置在钢垫板上,并分别在支撑管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井后浇板施工的模板体系,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可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受力构件均采用金属型材制作,结构整体刚度大,不易损坏,施工质量好,可多次周转使用。
(2)施工方便:现场施工只需将模板面板固定在支撑骨架上即可,无需进行其他拼装作业,加固施工时仅需使用力矩扳手拧紧双向螺杆即可。
(3)适应现场、使用灵活,本实用新型专为施工现场管道井后浇板模板支撑问题量身定制,不受其他工序制约,尤其适用于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的项目,该体系对施工操作人员无特殊要求,无需施工现场额外提供施工条件,对顶撑杆长度具有较大调节范围,适用于多种尺寸洞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板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顶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对顶撑杆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井后浇板模板体系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7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