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式活检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7568.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1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A61B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检 | ||
一种伞式活检钳,包括三瓣式钳片,所述三瓣式钳片通过转轴固定在控制拉柱顶端,所述控制拉柱外端通过弹簧设置在伸长杆的中心内,所述伸长杆前端设置有三棱钳柱,所述伸长杆后端设置有换向转轮,所述伸长杆后端底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中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控制压柄;所述控制拉柱尾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拉绳,所述金属拉绳绕过所述换向转轮固定在所述控制压柄顶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活检钳银开口向前而存在的夹持不稳易脱落、造成医源性感染、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伞式活检钳。
背景技术
活检钳是内镜检查取病理标本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目前医院普遍使用的活检钳一般是前端开口的活检钳,使用时将目标夹住后拉出,这样的活检钳虽然容易夹住目标,但是不易拉出,或者容易在拉出的过程中掉落,如果发生掉落的情况,不但对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污染,而且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手术效率,不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伞式活检钳,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活检钳银开口向前而存在的夹持不稳易脱落、造成医源性感染、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伞式活检钳,包括三瓣式钳片,所述三瓣式钳片通过转轴固定在控制拉柱顶端,所述控制拉柱外端通过弹簧设置在伸长杆的中心内,所述伸长杆前端设置有三棱钳柱,所述伸长杆后端设置有换向滑轮,所述伸长杆后端底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中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控制压柄;所述控制拉柱尾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拉绳,所述金属拉绳绕过所述换向滑轮固定在所述控制压柄顶端。
优选的,所述三瓣式钳片主体为1/3圆柱,所述三瓣式钳片顶端开有防撞斜面,所述三瓣式钳片中间开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中间设置有倒L形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尾端设置有转轴孔,所述凹陷面底端为钳面,所述钳面高度低于所述凹陷面的高度,所述钳面外端设置有防滑垫片。
优选的,所述伸长杆前端设置的三棱钳柱的三个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伸长杆前端中心设置有圆柱形的前端柱孔,所述前端柱孔后端设置有回转半径大于所述前端柱孔的弹簧限位孔,所述弹簧限位孔后端设置有半径小于所述弹簧限位孔的金属拉绳通过孔。
优选的,所述手柄顶端中间设置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顶端设置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两端设置有换向滑轮转轴孔,所述圆柱槽内设置所述换向滑轮,所述中空槽下端两侧设置有控制压柄转轴孔,所述控制压柄转轴孔内设置所述控制压柄。
优选的,所述控制拉柱前端设置有三棱柱头,所述三棱柱头的三个面上分别设置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通过转轴将所述三瓣式钳片定位,所述控制拉柱中间设置有限位挡环,所述控制拉柱尾端设置有圆环形的拉绳定位环。
优选的,所述换向滑轮的滑轮圆周上设置有沟槽,所述换向滑轮的滑轮两端设置有换向滑轮转轴,所述换向滑轮转轴的轴径小于所述换向滑轮转轴孔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控制压柄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圆环,所述控制压柄的中间设置有控制压柄转轴,所述控制压柄转轴的轴径小于所述控制压柄转轴孔的内径,所述控制压柄的形状为弯曲弧形。
优选的,所述金属拉绳由钢丝编制而成,所述金属拉绳首尾两端设置夹紧钢索套。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所述三瓣式钳片的向内的开口可以有效地减少夹持途中脱落的风险,有效地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源性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所述防滑纹路和防滑垫片可以有效地加强夹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式活检钳的三瓣式钳片关闭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式活检钳的三瓣式钳片打开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7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