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双球囊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1600.1 | 申请日: | 202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经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双球囊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双球囊导尿管,包括导管部分、球囊部分及充液部分。主要包括:导尿管主管、尿液入孔、膀胱球囊、尿道球囊、尿道球囊排液孔、膀胱球囊充液单向阀、尿道球囊充液单向阀及尿液排出口等。在尿道球囊的端部边缘开有尿道球囊排液孔。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普通导尿管的功能外,尿道球囊内通过注入生理盐水或其它药液,可以清洗尿道,润滑尿道,或对尿道内长时间持续供药,预防及治疗尿道感染,降低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发生尿路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还可以应用于尿道狭窄的扩张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直接给药治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方便,便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双球囊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术是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操作,是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而引出尿液。主要适用于昏迷、休克等危重病人的抢救,尿失禁或尿潴留的治疗,尿道或膀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膀胱内药物灌注或膀胱冲洗。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导尿管从材质上看主要有橡胶导尿管和硅胶导尿管,从结构上看有单腔导尿管和多腔球囊导尿管。前者就是一根普通橡胶管,作为短时间导尿使用。后者当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可以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球囊,使球囊膨胀,不容易被意外拔出,适于长时间使用。
很多情况下,导尿管需要长时间留置,通常在几天、几十天甚至长达数年。为了预防感染,需要每天定时冲洗膀胱和导尿管。正常情况下,病人排尿时自动对尿道进行冲洗,插入导尿管后,就失去了这种自然冲洗功能。现有技术使用的导尿管,目前是没有办法对尿道进行冲洗的。导尿管与尿道紧密接触,不可避免的对尿道粘膜产生刺激而诱发炎症。尿道粘膜正常的分泌物也无法排出,容易引起大量细菌繁殖,并发尿道感染,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有时成为病人病亡的重要原因。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 211214895 U公开了一种5腔双囊导尿管,该装置主要由膀胱球囊、尿道球囊及相应的膀胱、尿道球囊冲盈腔以及排泄腔、膀胱冲洗腔、尿道冲洗腔等组成,主要应用于辅助膀胱或前列腺手术过程中的压迫止血及大量出血及分泌物的冲洗。该装置结构复杂,生产工艺复杂且难度较大,临床上应用的价值及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功能双球囊导尿管,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使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效果更好并且能够大批量生产,不仅可以用于常规的导尿手术,而且能够用于尿道的冲洗、尿道保养以及尿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球囊导尿管,包括导管部分、球囊部分及充液部分。所述的多功能双球囊导尿管由以下部分组成:导尿管主管、尿液入孔、膀胱球囊、尿道球囊、尿道球囊排液孔、膀胱球囊充液单向阀、尿道球囊充液单向阀及尿液排出口。所述的导管部分包括:导尿管主管、尿液入孔及尿液排出口。所述的球囊及充液部分包括:膀胱球囊、尿道球囊、尿道球囊排液孔、膀胱球囊充液单向阀及尿道球囊充液单向阀。所述的导管部分和球囊及充液部分具有以下的连接关系,在导尿管主管的端部外侧分别与膀胱球囊和尿道球囊套接连接,膀胱球囊充液单向阀及尿道球囊充液单向阀通过导尿管主管分别与膀胱球囊和尿道球囊连接。在尿道球囊的端部边缘开有微小的尿道球囊排液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普通的球囊导尿管的膀胱球囊的后方加装了尿道球囊,并且在尿道球囊的端部边缘开有微小的尿道球囊排液孔。通过尿道球囊充液单向阀注入液体后,液体可以从尿道球囊排液孔缓慢的流出,可以选择注入生理盐水,对尿道进行冲洗。也可以注入某种尿道保护液,有效地润滑保护尿道粘膜。还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定时定量注入所需要的药液,药液通过尿道球囊边缘的微小的尿道球囊排液孔缓慢释放,起到促进尿道粘膜损伤的修复、止血止痛及消炎消肿,预防和治疗尿道炎症或感染。这将大大改善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的健康,预防和治疗因此而产生的严重并发症。还可以应用于尿道狭窄的扩张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给药治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方便,便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经,未经陈国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1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