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厨余垃圾自热干化与连续制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0999.1 | 申请日: | 202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4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恒;寇清爽;易文奇;王启宝;尚斯源;刘星彤;李柏翰;马翰超;朱霖;胡敏敏;王佳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9/04;B01D53/75;B01D53/58;B01D53/52;B01D53/40;B01D53/42;B01D5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热干化 连续 装置 | ||
一种厨余垃圾自热干化与连续制肥装置,主要包括预发酵区、主发酵区、腐熟区、臭气净化区和出料区;各区之间物料连续流动通过手动抽出扇形通料板实现;臭气净化区包括抽气单元和除臭单元,在抽气单元作用下,外部空气经单向进气阀和气体管路依次流入预发酵区、主发酵区和腐熟区,用于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通风供氧、干化和自动降温,产生的含有恶臭成分的尾气被泵入除臭单元进行净化处理,最后通过出气口排出;通过每日自下至上操作各区扇形通料板和投放新鲜厨余垃圾,同步实现厨余垃圾制肥、自热干化以及臭气净化;本发明能实现居民小区厨余垃圾就地减量化与肥料化,大幅度降低收运及后续处理处置成本,同时打造清洁无臭的垃圾分类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厨余垃圾自热干化与连续制肥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超过60%,是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处置的重点对象。厌氧消化和好氧堆肥是厨余垃圾处理的两大主流技术,且基本采用集中收运和集中处理方式。集中收运一方面因长距离运输导致成本高,另一方面沿途可能因臭气、渗滤液溢出导致环境污染。在此背景下,厨余垃圾就地就近资源化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收运成本,而且能使小区居民和物业就近参与厨余垃圾处理过程,有助于提高全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小区规模且满足日产日投、无臭环保等要求的小型化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自热干化与连续制肥装置及方法,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代谢产热过程对居民小区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干化减量和肥料化处理,降低厨余垃圾收运处成本,调动居民-物业-处理厂多方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助力垃圾分类工作,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厨余垃圾自热干化与连续制肥装置,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有投料口1,底部设有出料口16和出气口14,罐内分为区域一和区域二,区域一自上而下依次又分为预发酵区4、主发酵区5和腐熟区6,投料口1连接预发酵区4;区域二位于区域一的下方,包括臭气净化区7和出料区8,出料口16连接出料区8;其中,预发酵区4、主发酵区5、腐熟区6和出料区8的相邻区之间均设置有带扇形通料板9的水平隔板,通过扇形通料板9实现物料在相邻区的隔离与流通;所述臭气净化区7包括抽气单元10和除臭单元11,在罐体侧壁埋设有若干段气体管路13,首段的气体管路13连通外部空气和预发酵区4,第二段的气体管路13连通预发酵区4和主发酵区5,第三段的气体管路13连通主发酵区5和腐熟区6,末段的气体管路13连接抽气单元10,所述抽气单元10的尾气出口连接除臭单元11,除臭单元11连接出气口14。
所述首段的气体管路13设置有单向进气阀12,各段所述的气体管路13的出入口均位于相应区的上方位置。
所述抽气单元10由泵A17和泵B18并联构成,泵A17用于主发酵区5通风降温,泵B18用于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通风供氧和干化。
所述区域一设置搅拌单元2,预发酵区4、主发酵区5和腐熟区6分别至少有一个搅拌叶片。
所述搅拌单元2和泵B18同步间歇工作,每工作5-10min,停10-15min。
所述罐体侧壁对应于区域一的位置设置有保温区15,并设置有温控单元3,温控单元3监测主发酵区5内温度变化情况,并对抽气单元10进行实时控制,当主发酵区5内温度高于70℃时,泵A17开始工作,通过通风实现主发酵区5降温,直至温度低于65℃,泵A17停止工作。
所述预发酵区4和腐熟区6中扇形通料板9的圆心角度数均为90°-180°,所述主发酵区5中扇形通料板9的圆心角度数为18°-36°。
所述除臭单元11由生物除臭罐19、化学除臭罐20和活性炭除臭罐21组成,所述生物除臭罐19内填充物为厨余垃圾堆肥产物,所述化学除臭罐20内试剂为醋酸和小苏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0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移动厕所的导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片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