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逆流管束的伸缩吊架及逆流管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6000.8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1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齐全胜;连喜;郝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雷泰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郭金鑫 |
地址: | 027200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逆流 管束 伸缩 吊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逆流管束的伸缩吊架及逆流管束,涉及蒸汽空冷系统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吊架本体、弹性部和连接支架;通过呈弯折机构的连接支架能够使得吊架本体与逆流管束进行连接,弹性部位于吊架本体内,即弹性部能够利用吊架本体远离蒸汽分配管的一端与连接支架连接,当逆流管束发生膨胀或者收缩的过程中,弹性部能够根据作用力带动逆流管束相对于蒸汽分配管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逆流管束不会挤压或者拉扯自身的连接位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逆流管束相对于蒸汽分配管的位置相对固定,在逆流管束膨胀或收缩过程容易发生拉裂,从而造成气体泄漏,影响整体系统运行效率、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空冷系统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逆流管束的伸缩吊架及逆流管束。
背景技术
直接空冷系统(ACC)根据机组容量大小由多排多列的多个空冷单元组成,每个空冷单元均包括有空冷管束,通过空冷管束向大气释放热量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凝;其中,空冷管束可以为顺流管束和逆流管束,直接空冷系统运行时,汽机排出的蒸汽经过蒸汽分配管分配到顺流管束,蒸汽由顺流管束的上部向下部流动,该过程中大部分蒸汽在顺流管束单元凝结,凝结后的水汇入至集水管内;另外,少部分蒸汽由底部集水管进入逆流管束由下向上流动过程中进行凝结,凝结后的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集水管内,其中不凝结气体在逆流管束单元顶部汇集从抽气口排出。
现有技术中,在逆流管束中进行输送不凝结气体时,由于有一部分未凝结的蒸汽会在逆流管束中进行冷凝,尤其在冬季启停机时,此时温度的变化最大,当逆流管束内的温度变化剧烈时,此时逆流管束会发生膨胀或者收缩;但是,由于逆流管束的两端分别连接抽气管和集水管,并且抽气管会通过固定支架与蒸汽分配管的外侧壁进行连接,使得逆流管束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在逆流管束发生膨胀或者收缩的过程中,会使得逆流管束与抽气管或者与集水管的连接位置的焊缝发生拉裂,从而会使得气体泄漏,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资源浪费,以及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逆流管束的伸缩吊架及逆流管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逆流管束相对于蒸汽分配管的位置相对固定,在逆流管束膨胀或收缩过程容易发生拉裂,从而造成气体泄漏,影响整体系统运行效率、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逆流管束的伸缩吊架,所述逆流管束用于对蒸汽分配管内的不凝结气体进行输送外排,所述逆流管束的端部与所述蒸汽分配管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包括:吊架本体、弹性部和连接支架;
所述连接支架呈弯折结构,且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逆流管束和蒸汽分配管之间,且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逆流管束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吊架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吊架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分配管连接;
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吊架本体内,所述弹性部具有带动所述吊架本体靠近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向所述蒸汽分配管运动的弹性趋势,以带动所述逆流管束相对于所述蒸汽分配管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吊架本体包括伸缩杆和支撑主体;
所述支撑主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容置腔内,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和所述支撑主体的内部抵接,所述弹性部具有带动所述伸缩杆向远离所述第一通孔一端运动的弹性趋势;
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主体、第二伸缩主体和调节部;
所述第一伸缩主体的一端伸入所述支撑主体的容置腔内,所述第一伸缩主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二伸缩主体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主体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伸缩主体与所述第二伸缩主体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逆流管束与所述支撑主体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雷泰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雷泰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6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