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的麻醉穿刺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15069.9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苏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31 | 分类号: | A61B50/3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麻醉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麻醉穿刺包,包括包体和铰接在包体左端的包盖,包体内依次设有注射器放置槽、穿刺针放置槽和注射针放置槽,包体上方铰接有隔离板,包体右端开有方槽,方槽左侧内壁上固接有环形结构的卡槽,隔离板右端铰接有中空结构的卡扣,卡扣下端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卡块,卡块卡入卡槽内。通过隔离板,将药水与医疗器械进行分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也避免对医疗器械造成污染,提高了麻醉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可使得隔离板能够紧密地、快速地贴封住包体的上端开口,运输时,使得包体内的医疗器械不会因磕碰而从包体内掉出,避免医疗器械损坏,提高了包体内医疗器械运输时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穿刺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稳定性的麻醉穿刺包。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局部或全身麻醉时,需要对脊椎硬膜进行穿刺,使穿刺针头进入脊椎硬膜外腔,为了提高医生的手术效率,常使用麻醉穿刺包,这种麻醉穿刺包里面包含麻醉过程中需要的医疗器具,但是传统的麻醉穿刺包放置的医疗器具没有分区,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在放置时药水和手术器械都放置在一起,这样很容易在药水散落时溅射到医疗器械上面,容易对医疗器械造成污染;
同时麻醉穿刺包在包装完成后运输到医护现场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磕碰现象,而且由于包体上端为开口结构,一旦遭遇磕碰就会导致置物槽中的医疗器械组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麻醉穿刺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麻醉穿刺包内药水和手术器械之间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以及运输过程中麻醉穿刺包内医疗器械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稳定性的麻醉穿刺包,包括包体和铰接在所述包体左端的包盖,所述包体内依次设有注射器放置槽、穿刺针放置槽和注射针放置槽,所述包体上方铰接有隔离板,所述包体右端开有方槽,所述方槽左侧内壁上固接有环形结构的卡槽,所述隔离板右端铰接有中空结构的卡扣,所述卡扣下端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卡块,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包盖内依次设有药水容置槽、消毒棉签放置槽和导管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底面一周贴合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离板,将药水与医疗器械进行分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而且药水容置区和医疗器械完全分隔开,方便快捷,无污染,也避免对医疗器械造成污染,提高了麻醉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可使得隔离板能够紧密地、快速地贴封住包体的上端开口,运输时,使得包体内的医疗器械不会因磕碰而从包体内掉出,避免医疗器械损坏,提高了包体内医疗器械运输时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体的左剖视图。
图中:1、包体;2、包盖;3、注射器放置槽;4、穿刺针放置槽;5、注射针放置槽;6、隔离板;7、方槽;8、卡槽;9、卡扣;1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50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防撞系统及其移动机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轻质走线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