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07005.4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闻潮声;徐琳雅;叶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甘永恒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为首端,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为末端,所述首端的端面沿所述管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引孔与第二导引孔,所述第一导引孔与所述第二导引孔之间设置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将所述管体内部等分为第一导引腔与第二导引腔,所述分隔筋内设置有导引通道,所述导引通道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并贯穿所述管体,所述管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导引孔连通有第一外延管,所述第二导引孔连通有第二外延管,所述导引通道连通有导引管,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更加多样,使用更加灵活,可有效提高在临床医学中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导管是一种用于透析治疗的血管内导管,一般从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进行穿刺置管,透析治疗时与体外循环血液回路、血液透析机和血液透析器连接,血液从透析导管动脉端流出,通过血液回路动脉管路进入到透析器内,透析器利用分子弥散作用过滤血液内的杂质,并调节离子平衡,最后经过血液回路静脉管路进入透析导管静脉端,回到人体内形成循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先将导丝通过穿刺置入血管内,然后将血液透析导管沿导丝推送进入到血管内,最后再从血液透析导管内取出导丝,完成置管。现有的血液透析导管通常为双腔体结构,只能进行简单的透析治疗作用,功能单一,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为首端,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为末端,所述首端的端面沿所述管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引孔与第二导引孔,所述第一导引孔与所述第二导引孔之间设置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将所述管体内部等分为第一导引腔与第二导引腔,所述分隔筋内设置有导引通道,所述导引通道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并贯穿所述管体,所述管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导引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导引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导引孔连通有第一外延管,所述第二导引孔连通有第二外延管,所述导引通道连通有导引管。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管体内设置有三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分别是位于分隔筋上的导引通道,位于分隔筋两侧的第一导引孔与第二导引孔,导引通道的两端为导通的状态,而第一导引孔远离其孔口的一端则与第一开口相互连通,第二导引孔远离其孔口的一端则与第二开口相互连通,在进行置管时,可将导丝穿入到导引通道内并伸出导引管,而第一导引孔与第二导引孔可分别作为血液流入、血液流出的通道,第一外延管与第二外延管则方便将管体连接至外设的器材,以使血液流入与流出,在进行透析过程中,还可通过导引管进行输液与抽血等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更加多样,使用更加灵活,可有效提高在临床医学中的实用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开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相反。血液的流入与流出方向相反,可降低血液从管体流出后马上再流入回管体的情况发生,可提高透析治疗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引孔正对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面为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一导引面由所述首端至所述末端的方向沿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倾斜。第一导引面的倾斜设计可对血液的流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血液从第一开口汇聚流入时背离第二开口,进一步降低血液从管体流出后马上再流入回管体的情况发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引孔正对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面为第二导引面,所述第二导引面由所述首端至所述末端的方向沿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倾斜。同样的,第二导引面的倾斜设计可对血液的流出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血液从第二开口流出时沿着第二导引面的导向并背离第一开口,进一步降低血液从管体流出后马上再流入回管体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7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板生产用四辊压延机
- 下一篇:一种可替换钳头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