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净屋脊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2929.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5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林林;王宾宾;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众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华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2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061600 河北省沧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超净屋脊除雾器,包括呈倒置的V形布置的两个除雾单元,除雾单元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上层S形折流片以及若干并列设置的下层S形折流片,上层S形折流片与下层S形折流片之间配合形成折流通道,上层S形折流片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下折沿,下层S形折流片的顶端设置有向下弯折的上折沿,上折沿位于下折沿的上方并且二者之间形成与折流通道相连通的折返通道,上层S形折流片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阻挡沿,下层S形折流片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阻挡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分离结构,大大的增加了单位体积的设备的除雾除尘效果,缩小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不仅利于安装与后期的维护,而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脊除雾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净屋脊除雾器。
背景技术
屋脊除雾器是一种常见的除雾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分离塔中气体夹带的液滴,可有效去除雾滴,防止其排放至大气,现有的屋脊除雾器主要包括两个呈倒置的V字形布置的除雾单元,每个除雾单元均由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折流板组成,相邻的折流板之间构成可供气体穿过的折流通道,在烟气通过折流通道的时候,较轻的空气直接穿过通道排出,较重的雾滴与粉尘在惯性的作用下与折流板的表面进行碰撞,凝结为液滴,并且沿着折流板的表面汇集后回流至吸收塔内,实现除雾除尘的目的,现有的折流板的结构较为单元,在烟气通过后,往往会具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实际使用的时候,会通过增加折流板的层数来改善处理效果,但是这种不仅增加了整个设备的尺寸,不利于安装与维护,而且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超净屋脊除雾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净屋脊除雾器,包括呈倒置的V形布置的两个除雾单元,除雾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位于内侧的两个端板固定连接,所述除雾单元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上层S形折流片以及若干并列设置的下层S形折流片,上层S形折流片与下层S形折流片之间配合形成折流通道,所述上层S形折流片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下折沿,所述下层S形折流片的顶端设置有向下弯折的上折沿,上折沿位于下折沿的上方并且二者之间形成与所述折流通道相连通的折返通道,所述上层S形折流片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阻挡沿,所述下层S形折流片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阻挡沿。
进一步,所述下折沿与上层S形折流片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液滴滑槽,所述端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液滴滑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出液口。
进一步,所述上层S形折流片的底部与下层S形折流片的顶部贴合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位于上侧的第二液滴滑槽以及位于下侧的阻挡结构,所述端板上设置有与第二液滴滑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分离结构,大大的增加了单位体积的设备的除雾除尘效果,缩小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不仅利于安装与后期的维护,而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众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众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2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净化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初中化学用实验废液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