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2065.7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8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百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7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杨剑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开设又出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内部设置有净化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控速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该土壤生态修复装置,通过设置的转柱和转套,保证了挡件能够进行来回转动,起到了定位的作用,提高了连接的紧密性和牢固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气缸和伸缩杆,便于促进供料装置进行间歇调节,提高了供料装置的传动性,通过搅拌结构的设置,将土壤充分搅拌,并可在土壤搅拌时时启动加热模式,可对土壤杀菌消毒和加热,提升土壤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污染土壤以后,化工材料会迅速渗透到土壤中,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改变土壤成分,改变地表生态,遭受污染的地区可能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内都会寸草不生。而且化工材料还对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等造成污染。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化工材料进入动物体内后,对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而土壤的严重污染会导致化工材料的某些成分在粮食中积累,影响粮食的品质,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但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下料控制不便,在修复过程中有害有害气体散发,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具备下料控制方便、环保等优点,解决了下料控制不便、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开设又出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内部设置有净化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控速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器包括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网板,所述第一限位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生物填充层,所述生物填充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网板,所述第二限位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HEPA高效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控速结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件,所述挡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套,所述转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涡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壁和第二涡轮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第二涡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齿轮,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的外壁和第二圆柱齿轮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电性连接有第一触片,所述第一连杆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内壁设置有电热片,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翅片,所述第一搅拌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和盘插,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搅拌杆的内壁的底面上,所述盘插竖向设置,所述盘插套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盘插传动连接,所述盘插位于第一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第一电机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盘插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盘插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百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百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2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混流微气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液机电子秤新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