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连接板总成及其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9710.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学;王黎明;侯敏;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瑞浦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19 | 分类号: | H01M50/519;H01M50/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连接 总成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电池模组连接板总成及其电池模组,包括母绝缘片、子绝缘片、电连接板以及采样板;所述母绝缘片主体上设有第一焊接孔,所述母绝缘片主体侧面设有极耳膜片,所述子绝缘片设有第二焊接孔;所述电连接板与所述采样板电连接后粘接于所述母绝缘片的表面,所述子绝缘片下表面覆盖于所述电连接板和所述采样板上后与所述母绝缘片上表面粘接,所述极耳膜片覆盖并粘接于所述第二焊接孔上。本实用新型在实现电芯焊接连接完成后通过预设的极耳膜片再次实现包覆绝缘,即可省略模组上盖等绝缘结构,简化了模组结构与制作工艺,降低了模组重量和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连接板总成及其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模组的电连接结构通常包括连接巴片(电连接板)、PCB或FPC采样板,二者通过镍带连接,该系统结构依靠塑料线束隔离板或PET绝缘膜压合工艺实现定位与绝缘,从而实现电芯之间的连接。
目前动力电池模组的电连接结构中,塑料线束隔离板形式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增大了模组整体尺寸;塑料线束隔离板有一定刚度,不存在尺寸柔性,在变形情况下容易断裂失效;生产过程中工艺复杂,组装困难,生产效率低。
PET绝缘膜压合形式采用压合工艺实现结构集成,由于压合温度高,对PCB或FPC采样板电子器件可能产生不可预期影响。另外压合设备功率大能耗大,压合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连接总成及其电池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连接板总成,包括母绝缘片、子绝缘片、电连接板以及采样板;
所述母绝缘片主体上设有第一焊接孔,所述母绝缘片主体侧面设有极耳膜片,所述子绝缘片设有第二焊接孔;
所述电连接板与所述采样板电连接后粘接于所述母绝缘片的表面,所述子绝缘片下表面覆盖于所述电连接板和所述采样板上后与所述母绝缘片上表面粘接,所述极耳膜片覆盖并粘接于所述第二焊接孔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绝缘片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和\或所述子绝缘片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母绝缘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相适配的所述极耳膜片。
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母绝缘片主体侧面的所述极耳膜片为多个独立的膜片,或
位于所述母绝缘片主体侧面的所述极耳膜片为覆盖所述第二焊接孔和\或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单张膜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绝缘片主片体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子绝缘片的整体尺寸。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绝缘片与所述子绝缘片为一体结构。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绝缘片和\或所述子绝缘片为PET膜或PC膜。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绝缘片和\或所述子绝缘片背胶粘贴有离型纸。
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母绝缘片上的离型纸为分体结构,所述母绝缘片主体和所述极耳膜片上的离型纸可单独撕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采用所述的电池模组连接板总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实现电芯焊接连接完成后通过预设的极耳膜片再次实现包覆绝缘,即可省略模组上盖等绝缘结构,也无需单独进行贴覆,简化了模组结构与制作工艺,降低了模组重量和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绝缘片为柔性结构,不仅可有效解决振动变形的失效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电芯电极处的应力,减少电芯焊接失效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瑞浦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瑞浦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9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