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直接液化反应器及反应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2817.6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斌;李奇;周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6 | 分类号: | C10G1/06;C10G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257029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直 液化 反应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直接液化反应器及反应器系统,所述液化反应器包括位于反应器壳体内下部的反应区和位于反应器壳体内上部的分离区,反应区被第一内置套筒分隔为一次反应区和二次反应区;分离区被第二内置套筒分隔为一次反应油气分离区和二次反应油气分离区,一次反应油气分离区上部设置有回炼油入口和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反应区和二次反应区串联连接,一次反应区采用气液并流的上流式反应器结构,返混强度大,更有利于液化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传递;二次反应区采用气液逆流式的桨态床反应器结构,同时降低气液比,降低气含氯,适当降低生成油的返混度,提高液体的停留时间,更有利于液化生成油的深度脱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直接液化反应器及反应器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含氧量高达40%以上,生物质直接液化反应主要是脱氧反应,CO气氛下获取的液体产物氧含量低于H2气氛下的液体产物氧含量。CO气氛下获得的液体产物热值高于H2气氛下的液体产物热值。采用CO气体的反应气氛,例如合成气,可省去粉料干燥及制氢过程,在大幅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油品品质。
液化生成油中氧含量大概为10%左右,需要经过加氢脱氧反应进一步降低氧含量。因此,生物质直接液化过程需要经历加氢或加CO液化反应和液化生成油的进一步脱氧反应后,才能得到氧含量比较低的生物燃料油。
液化生成油由于氧含量较高,组分复杂,含有大量的醇类、脂类、醛类、羧酸类等含氧化合物,在后续产品分离过程中,这些含氧化合物极易和水形成共沸物或乳化物,难以分离。液化生成油需要将氧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很好的实现油水分离。
因此,亟须一种针对与高含氧生物质原料的直接液化反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直接液化反应器及反应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物质直接液化反应器,所述液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以及设置于反应器壳体内的反应区和分离区,反应区位于反应器壳体内的下部,分离区位于反应器壳体内的上部,反应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原料入口和第一产品出口,反应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产品出口;
反应区被第一内置套筒分隔为一次反应区和二次反应区,位于第一内置套筒内的为一次反应区,二次反应区位于第一内置套筒和反应器壳体之间;
分离区被第二内置套筒分隔为一次反应油气分离区和二次反应油气分离区,位于第二内置套筒内的为一次反应油气分离区,一次反应油气分离区上部设置有回炼油入口和喷淋装置,二次反应油气分离区位于第二内置套筒和反应器壳体之间;
一次反应区和二次反应区均在侧面设置有一至六层冷氢注入口,二次反应区下部设置有循环氢注入口;一次反应区顶部内伸至一次反应油气分离区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物质直接液化反应器系统,所述反应器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液化反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系统还包括原料输送单元,所述原料输送单元包括升压泵、新氢压缩机和加热炉,升压泵的入口分别连接生物质浆液输送管、催化剂输送管,新氢压缩机的入口连接合成气输送管,加热炉的入口分别与升压泵的出口、新氢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加热炉的出口与液化反应器的原料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2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折痕拉筒装置的高速口罩机
- 下一篇:智能直线式大流量计量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