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6230.4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9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宫帅;任敏;刘蔺;秦克;赵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六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血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血管鞘管夹、连接件以及血管导管夹,所述血管鞘管夹呈c字形且整体竖直设置,还包括鞘管夹螺栓,所述血管鞘管夹开口上、下两端正对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鞘管夹螺栓相适配,所述鞘管夹螺栓依次穿过血管鞘管夹开口上、下两端的通孔,所述血管鞘管夹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血管导管夹包括上部与下部,所述上部通过导管夹螺栓与下部配合连接,所述上部、下部相对的内壁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血管鞘管夹通过连接件与血管导管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固定血管导管并防止血管导管随意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为介入手术所使用的血管鞘管和血管导管,血管导管由图中箭头所指处进入鞘管进行操作。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者需要用手,以血管导管长轴为中心,持续转动血管导管来找到病变血管。一旦找到病变血管后需要短时间进行固定血管导管,避免其转动,原因是需要固定血管导管后进行造影、注射药物等操作。若不妥善固定,则可能造成药物外泄或血管导管脱出鞘管,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固定血管导管并防止血管导管随意转动的固定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血管鞘管夹、连接件以及血管导管夹,所述血管鞘管夹呈c字形且整体竖直设置,还包括鞘管夹螺栓,所述血管鞘管夹开口上、下两端正对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鞘管夹螺栓相适配,所述鞘管夹螺栓依次穿过血管鞘管夹开口上、下两端的通孔,所述血管鞘管夹材质为弹性材料;
所述血管导管夹包括上部与下部,所述上部通过导管夹螺栓与下部配合连接,所述上部、下部相对的内壁表面设有若干凸起;
所述血管鞘管夹通过连接件与血管导管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部、下部材质均为橡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上部、下部均呈长方体状。
优选的,所述导管夹螺栓至少有1根。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呈拱形且连接件材质为硬质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长度为5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血管鞘管夹的设置固定血管鞘管且通过鞘管夹螺栓进行固定松紧的调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血管导管夹的设置固定血管导管且通过导管夹螺栓进行固定松紧的调节;
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将血管鞘管夹及血管导管夹固定连接起来以确保在过程中血管导管不发生扭转从而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血管导管及血管鞘管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为血管鞘管夹示意图;
图4为血管导管夹示意图a;
图5为血管导管夹示意图b。
图中:1-血管导管、2-血管鞘管、3-血管鞘管夹、4-鞘管夹螺栓、5-连接件、6-上部、7-下部、8-导管夹螺栓、9-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六三医院,未经三六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6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留置针固定套
- 下一篇:一种蓄热燃气炉密封换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