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5668.0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8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蓝荣发;胡方权;董亮;赵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李蓉;杨冬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楼板 管道 预留 洞口 定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拆卸的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套管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结构,第一凸沿套设在套管上开口处的外周;套管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第一拼合部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第二拼合部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第一拼合部与第二拼合部相拼合形成整体结构,且具有第一拼接缝与第二拼接缝;第一拼接缝与第二拼接缝相平行;模具本体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制作简单,不易变形,通过电动扳手即可轻松安装,安装后位置准确、稳固不松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模具内被混凝土填充,且浇筑完成后预留洞口成型质量好。模具拆除后可叠合存放和转运,周转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浇楼板施工过程中,给水管道、雨污水管道、消防管道等穿越楼板处通常需要进行预留洞施工。目前施工现场多采用在PVC模具中填充泡沫的方法,即:首先将PVC模具通过铁丝、铁钉等固定至木模板上,再向PVC模具中填充泡沫,以防止浇筑过程中PVC模具被混凝土填充。这种方法的缺点有:1、模具安装不稳固,在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使模具产生移位、甚至损坏,进而导致孔洞错位、堵塞。2、孔洞成型后模具无法重复使用,且拆除困难。
申请号为201720039331.5的专利文献公告了一种楼层管道预留洞口定型模具,先在建筑顶板上通过拧紧第一螺母将各个T头螺杆固定在对应的预留洞口轴心处,T头螺杆的T头配合固定在建筑顶板底部,再将每个柱桶倒扣在建筑顶板上的各个对应位置,T头螺杆的上端配合穿出所对应的桶底板上的通孔,在桶底板上部用第二螺母将柱桶扣紧固定配合在建筑物顶板上。倒扣桶底板上设置的把手,用于浇筑凝固后方便提出倒扣柱桶。由于凝固后的混凝土粘性较强,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较厚,存在不易将柱桶从凝固后的混凝土中提出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螺纹固定件;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套管和上盖板;
所述上盖板的外周边沿设置有第一凸沿,且位于上盖板与套管相邻的一侧;所述套管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第一凸沿套设在套管上开口处的外周;
所述套管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所述第一拼合部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所述第二拼合部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所述第一拼合部与第二拼合部相拼合形成整体结构,且具有第一拼接缝与第二拼接缝;
所述第一拼接缝与第二拼接缝相平行;
所述模具本体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固定件包括固定杆和锁紧螺母;
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上盖板的中心,且延伸至上盖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管下开口处的下方;
所述锁紧螺母与固定杆螺纹配合,且位于上盖板与套管相背的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下盖板和限位螺母;
所述套管靠近下开口处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凸起,所述下盖板搭接在凸起上,且位于套管中;
所述限位螺母安装在固定杆上,且位于下盖板与凸起相背的一侧;
所述固定杆穿过下盖板中心的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安装在固定杆上,且位于上盖板与锁紧螺母相背的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5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绿色农业用高效秸秆回收装置